三、工艺之美
彝家姑娘喜爱挑花绣朵,已成为彝族山寨一种固有的传统习俗,一针一线,一花一草无不寄托着彝族人民精神和情感上的美好追求,它是传播彝族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小姑娘从五六岁起便开始在长辈的指导下学习剪纸绣花,将一幅幅精美作品绣绘在服装上,每逢节日,姑娘们总要穿上自己缝制的衣服,在花海人潮中一展风采,显示自己高超的技艺。谁穿戴的衣服做得越精美,证明艺术才华越出众,往往会赢得小伙子钦佩的目光以及长辈由衷的赞誉。待到订婚时,姑娘们还要为自己的意中人绣做象征幸福吉祥的信物,以表爱慕之意,直到出嫁前,姑娘们还要亲手为自己作好嫁衣,才算功夫圆满。
黔西北彝族服饰传统纹样的制作,大体可分镶、滚、挑、嵌、绣五种工艺技巧,谈到针法又有平绣、锁绣、散纱绣、堆花等十余种。在制作一件服饰时,往往多种技巧和针法一起使用。但同是黔西北地区,服饰制作技巧和针法运用的差异,也能区别这些服饰地域的不同。
挑花:挑花是黔西北彝族妇女喜爱的传统工艺之一,传统挑花是在平布上面依纱眼用绣花线逐眼扣上十字形,它的挑制方法,一定要靠布面的线路,和编织很接近。由于挑花是数纱而绣,挑花针法受到技术上的限制,也只能表现直线、斜线、锯齿线、折线等,很难表现曲线、弧线、波浪线等构成的具体形象,因而挑花图案比较概括抽象,相对也简单。可是心灵手巧的彝家姑娘在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将长线缩短为点,将点线组合为面,使得挑花的表现技法有了很大的提高。
刺绣:能歌善舞的彝家姑娘,也是飞针走线的能手,她们精美的刺绣,在服饰中的领边前、后襟、衣摆、围腰、鞋帽及背带、背包、枕套等都广泛使用,题材有火纹、虎纹、羊角纹、八卦纹以及花鸟虫蝶等,针法细密,色彩浓烈。彝家姑娘喜爱使用的针法是平绣,底样以剪纸为主,采用单针单线,针脚排列均匀,线条平整,绣出的纹样有一定厚度,呈现微微的浮雕状,光亮平滑,清晰明丽。以背裳花片最为突出,图案多以高度艺术化的花草为主,也有虎头纹、蜘蛛纹等带有一定象征意义的动物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