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发展情况
所属图书:《贵州彝学》 出版日期:2004-07-01

二、发展情况

少数民族历来就有饲养牲畜的习惯,1997年,大方县以安乐民族乡为试点,发展畜牧业。当年5月,大方县安乐民族乡黑山羊养殖专业村——安乐村扶贫开发综合试点基地开始启动实施,到11月份就投放342只羊给30户贫困户进行饲养,且严格按技术要求进行养殖,这批黑山羊很快就在该村扎下了根,使养殖农户家家都发了“羊”财。通过以点带面,全县宜牧地区相继进行畜牧业的发展,由于发展畜牧业各项措施的落实,使大方县的畜牧产业化建设迈出了可喜步伐。1998年,引进发展畜牧业的项目6个,引入资金625万元。全县大牲畜、生猪和羊存栏分别为19.5万头(匹),36.7万头和4.54万只,分别占年计划的102.63%、100.55%、113.5%,比1997年各增长5.42%、4.35%和13.3%。出栏分别为1.94万头(匹)、22.24万头和1.64万只,分别占年计划的129.3%、97%和109.3%,比1997年各增长5.24%、9.58%和9.37%。肉类总产量24 873吨,占计划的105.8%,比1997年增长7.1%。1999年,畜牧业生产发展态势良好,畜牧税费征收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县大牲畜、生猪和羊存栏分别比1998年增长2.3%、0.5 1%、15.25%;出栏分别增长8.79%、11.3%和6.72%;肉类总产量4 260.8吨增长7.3%。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6 829万元,完成畜牧税费征收340万元,实现利润3 894万元。2000年,畜牧业连续保持增长,全县大牲畜、生猪和羊存栏各为19.52万头(匹)、38.12万头、4.33万只,分别是比上年持平、增长3.38%、减少5.1%;出栏各为2.1万头(匹)、25.1万头、1.785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6.22%、2.17%、7.66%;肉类总产量25 968吨,增长1.23%。实现畜牧业总产值30 150万元。2001年,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县大牲畜、生猪和羊存栏分别为19.82万头(匹)、39.5万头、4.9万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5%、3.5%、13%;出栏各为2.15万头(匹)、2.6万头、17 320只,分别比上年增长1.5%、3.5%、15%;肉类总产量26 926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5%,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4 376万元。到目前为止,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民族地区的老百姓更是自觉自愿地把发展畜牧业作为自己致富的一条路径,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点。

贵州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