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继哎哺世代之后,是尼能、实勺世代。尼能、实勺部族,都是由哎哺部族发展演化而来。《西志彝志》卷十七《彝族源流》卷六都记载“哎变而为尼,哺变而为能”。《彝族源流·实勺氏根源》里又说:“远古哎产生实,哺形成了勺。”
《西南彝志》卷五记载:“从前天地间,男的不知娶,女的不知嫁。”其后又说:“古时的哎哺,兴起了开亲,兴起了嫁娶。……婚礼也要定,婚仪也要兴。开亲哎哺先,开亲尼能始。”看来,兴起婚嫁礼仪,在哎哺末期,尼能初期。《西志彝志》卷十七记载:“尼考姆之女,考姆舍楚,道孟尼之母。”“考姆”,即汉文古籍中记载的“昆明”。昆明为彝族的先世,据此,彝文书所载,自道孟尼之后,才有谁是谁的母亲的记载。可见道孟尼的父辈迫能道之前是母系氏族。彝文书又记载迫能道九子,长为道赤叩,是天地问首次出现的“天君”,与之相配的“地臣”叫皮聂和毕摩祖师密实楚、特乍木,是彝族先民最早出现的“君臣师”体系。这是尼能初期的事。
尼能实勺世代,相当于汉文古籍记载的“五帝”、唐、虞、夏、商时期。商末周初,参加周武王伐纣灭商的南方八国中,蜀和卢是彝族的方国。《西南彝志》卷二十六记载:“尼能产十代,就到尼君尼武额,能臣列通费和尼师直木默,能师乌独额。”又说实君皮武吐,勺臣列则舍,作实勺主人。实师巧突木,勺师恒阿物,立实勺四主。足见当时,在尼能、实勺部族中,已有完整的君、臣、师体系。尼能、实勺部族中又兴起斋祭,建庙塑偶。《彝族源流》卷六《尼能源》记载:“在尼姆举沟,尼能作斋祭。”又说:“普天建庙房,遍地塑偶像。”《西南彝志》卷二十六《实勺记》也说:“实家的师人,给实家修庙,给实家塑偶。”
“尼能”本义为青红,古夷人最早以青、红、白、黑、黄五色辨识天、地、人和万物,而对“五色”各有所尚,于是青夷、红夷、白夷、黑夷、黄夷之分。汉文古籍记载“九夷”当中,同样有“青夷、赤夷(红夷)、白夷、玄夷(黑夷)、黄夷”。彝文古籍《物始纪略》第二集《人类形成》一章所载:“六祖是沽氏亲生。”按“沽氏”,指沽主尼慕纪(尼,青;纪,君),在汉文古籍中叫“东方青帝”,与之同时的有呢主能弭府(能,红),叫“南方赤帝”。有额主吐弭塔(吐,白),叫“西方白帝”,有呗主哪慕根(哪,黑),叫“北方黑帝”。只是汉文书中叫“中央黄帝”的,彝文书叫“素舍乌够左”,义为“戴鸡冠的黄人”,没有“帝王”的概念,说明是彝文书中保留古老、原始的概念,而在汉文书记载中才补充完善的。《西南彝志》记载“陀尼,尼之裔”,即青衣,是尼部族的后裔。彝族的族称,自古以来就用“夷”字,只是解放后才改用“彝”。其实,“夷”字最能表示民族性格。古夷人中最早发明弓弩,善射。汉文古籍记载古夷人少昊部族“始为弓”。夷羿善射,有“羿射九日”的神话传说,彝书相应地记载有“直括阿鲁射太阳’’的神话。夷字古音读“ni
55”,彝文作
,读ni
55,与“夷”和“弩”都同声母。又彝语指弓,叫
,与汉文“强”同音、义。《说文》:“强,弓有力也。”古夷人尼能部族最早活动在滇池地区,而后分布到四川盆地,实勺部族先在点苍山一带,而后分布到川、黔等地。而今各地彝族丧葬送魂,“落叶归根”,终点是点苍山(彝称点措博),其由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