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难得的历史机遇
所属图书:《贵州彝学》 出版日期:2004-07-01

二、难得的历史机遇

在困难面前,毕节各族人民并不退缩,在排难而进、奋力抗争的过程中,迎来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实行和“天保工程”的启动。这是毕节地区深化试验区建设的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其重要内容,国家将在政策、资金、物资等方面给予西部地区大力的扶持,努力改变西部生态恶化的状况,为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退耕还林还草和“天保”工程是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举措。为推进毕节试验区的发展,2000年,毕节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要建设能源大区、绿色大区、畜牧大区、旅游大区。通过建设“四大区”,辉煌试验区。其中建设绿色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了良好的对接,是试验区主题的进一步诠释。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战略要在毕节地区贯彻落实,试验区和绿色大区的建设要深入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国家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的机遇,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加强我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从长远看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但就目前来说,退耕还林还草与经济发展似乎存在矛盾:其一,大量的土地退下来,传统种植业不能发展,农民收入、地方财政要受一定损失,尤其是城镇周围有的农民近期损失会更大一些,因其土地的产出收益大于国家的补助;其二,国家的补助是有期限的,经济林补助5年,生态林补助8年(每年每亩20元的管护费,150公斤粮),5年或8年之后怎么办?这是退耕户比较关心的问题,也是基层干部一直在琢磨的问题,似乎无路可走。发展后续产业是当务之急,否则“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不反弹”就是一句空话,所取得的成绩也会前功尽弃。但发展哪些后续产业仍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问题。

贵州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