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自觉纠正错误。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对彝文古籍研究也是这样。由于各地彝文古籍中常按方音口语混用同音字、多形字,又各按方音口语去释读。有的词语,尽管各地表述语意相同,往往得出不同的概念。但是,确切的概念只有一个,不能各说其是,更不能“我说了算”。要共同研究,相与剖析,得出确切的理解。发现自己有错误理解,要自觉纠正。彝文古籍中有“娄姆密拟”一词,彝族人传说是“天上”。而《安顺府志》引彝书说:孟哲(希慕遮)“自旄牛徼外人居邛之卤”,说是从川西北进入邛海边。按毕大读音,“密拟”意为“牦牛”,我也认为“娄姆密拟”是“牦牛徼外”。而在深层次研究彝文古籍当中,发现希慕遮在传说中是人类开始出现的第一个,即从猿人进化为智人的第一个,那么,希慕遮的出现,不在牦牛徼外,而应该在元谋人的故乡。娄姆密拟不是牦牛徼外,也不是“天上”,而是云贵高原上的某一地方。我在编滇川黔桂《彝文字典》中,曾把“娄姆密拟”说是“牦牛徼外”,在此申明是误解。以后要作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