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诚留“孔雀”不南飞
所属图书:《相宝留云:一名台湾省籍老教授的杂感随忆》 出版日期:2016-07-01 文章字数:1256字

诚留“孔雀”不南飞

黄威廉既是科学家,又是社会活动家。他在贵州师范大学从事植物学的深层次研究,同时兼任贵州省政协常委、贵州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既搞研究又搞社会活动,时间安排之紧是可想而知的。这次省政协七届四次会议,他除了积极参政议政外,还得挤出时间开展台联工作。用他的话说,边开会边深入台胞中做对台工作,此时是“黄金季节”。

2月9日上午,按预约在政协会快休会时我去采访他。我们刚谈了十多分钟,看了些资料,他又得赶去出席“在筑台胞春节团拜会”,只好将采访地点移到中午的这个会场。

黄威廉在学术上著作颇丰,尤以《贵州珍稀濒危植物》和《台湾植被》为著名。《贵州珍稀濒危植物》一书,通过艰辛的考察、严密的论证,记载了96种保护植物的现状、形态特征、分布、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保护价值、保护措施。为政府确定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划分保护级别,提供了科学依据。《台湾植被》更是一部难得的珍品,介绍了台湾11种植被类型,48个群系纲,108个植物群落,4023种植物,246种珍稀濒危植物,是全面了解台湾省植被,研究台湾省植被的典籍参考书。

令贵州省知识分子赞赏的,还有黄威廉所做的知识分子工作。在他任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期间,1983—1985年,他深入调查研究,向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关心科技工作者、稳定科技队伍的建议获得了当时的省领导的支持,使全省十三万多科技工作者得到了政府补贴。当时其他省(区)都没有这样做,贵州却率先迈出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可贵一步,这对激励科研精神,稳定科技队伍,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黄威廉关心科技工作者的事例还很多,科技工作者都说:“他最了解大家的心。”

就当前科技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我们谈得较多,黄威廉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发现、关心、培养、使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是个跨世纪工程。”针对近年来在省外读书的大学生“返黔率”逐年降低,研究生返黔人数在陡降,很多科技人员,甚至有些学科带头人、学科研究活跃者“东南飞”的情况,黄威廉与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科学家一起,在会议上联名提出了“评选贵州青年科学家、授予称号给予重奖的建议”。主张参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办法,评出有影响的、学科上有带头高起点的,经济上产生高效益的贵州青年科学家来,以推动“科教兴黔”工作驶入信息高速公路。

对这次省人大、省政协会议讨论的贵州省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纲要,黄威廉表示满意,说这比较切合贵州实际,他说:“省里拟建‘科教兴黔办公室’和省政府专家顾问组,省政府将加大科教经费的投入,这些都很好。贵州不是没有人才,贵州有人才,而且有拔尖的人才,就是硬件不行,发挥不了作用。比如国家定博士导师点,实验室、一定设备、相当的科研梯队人员,都是考核的指标,贵州省还没有达到这指标的单位,所以没有一个博士导师点,也没有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

看来,要在科技与教育上赶上先进省(区),贵州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但只要认识了,且一点一点地努力去做了,再多的工作也会逐步做好。

相宝留云:一名台湾省籍老教授的杂感随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