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洲学术讨论会
美国纽约亚洲学术研讨年会于1993年10月16—17日在纽约州立大学波拉兹学院举行,应该会负责人纽约州立大学波特兰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范光焕邀请,原由省政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安迪伟、奚虎一和我三人前往参加,后安迪伟副主席经上级批示不参加这次出访,便由奚虎一和我参加学术会议小组,经黔府外出[1993]240号文批准,前往纽约参加会议。我送去宣读的论文是《汪辜会谈后海峡两岸的新形势》。同时,我乘机见了一些亲朋故友,做海外联谊工作,也可宣传、介绍贵州,为贵州省做些实质性工作。
由于出国各项手续及拨款较繁杂,加之飞机航班等原因,我们请贵州省驻上海办事处订购机票,所以拖延到10月17日才搭乘CA981航班赴美。由于会议时间已过,我们遂决定先在旧金山活动1周,然后去纽约活动1周,再从纽约返回,这样顺道由西到东,同时又可节约机票费用。
一、学术会议概况
纽约亚洲学术研讨会是专门研讨亚洲有关各方面问题的学术会议,本年度在波拉兹学院举行,会议主席马伦·卡撤(历史学教授),领导成员有罗拉·克勒普(地理学教授)、格拉耶伦(语言学教授)、约翰·卡拉(英语教授)、大卫·克莱昆(历史教授)。
会议共2天,分6个学术组进行报告和讨论,第一天上午全体与会者分3个学术小组,即中国小组、印度小组、日本小组,分别研讨问题。下午第一学术组有5篇论文宣读,有关中国的是《中国持续改革》,由波拉兹学院哈罗勒搭与哥伦比亚大学斯可勃宣读;第二学术组有6篇论文宣读,有关中国的是《福建的传统与变化》,由纽约大学汤姆士·李宣读。全天另外还有越南图片展与书展。
第二天有4个学术小组宣读论文,第三学术组有7篇论文,其中有关中国的是《台湾政治,社会与文化》,由美国社会研究所陈文成(音)与康奈尔大学张胜林(音)宣读;第四学术组有7篇论文,有关中国的是《汪辜会谈后两岸的新形势》,由我宣读,由于我们未能及时到达出席,经范教授解释,会议主席已体会谅解;第五学术组有7篇论文,有关中国的论文为多伦多大学胡希凯(音)宣读的《中国的前途》;第六学术组有7篇论文,有关中国的是哥伦比亚大学罗勃特·汤姆的《宋朝的中国》、波德学院应依华(音)与马里兰大学秦珠(音)的《中国的教育》。全天配合的活动有书展及电视放映。
这次亚洲学术讨论会开得较好,较成功,受到有关方面的好评。
二、海外联谊
这次出访在纽约、旧金山,我利用一些亲朋故友的人脉,做些海外联谊工作并宣传贵州省、介绍贵州省,为贵州省做些实质性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主要方面汇报如下。
(一)滋根基金会
在纽约我们与滋根基金会取得了联系,开展了交流活动。“滋根”意即让逆境中的幼苗能健康地成长。该基金会是一个在美国纽约登记的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提供从民间到民间的援助,基金会活动依靠会员和赞助者——滋根之友的捐助,在台湾与香港也有滋根基金会的组织。目前基金会已陆续在贵州、青海、云南、陕北等地资助一些贫困农村发展小型项目,如修建农村图书馆、卫生站、小水电、沼气池,支持苗寨山村女孩上学等,单项支助一般300~5000美元,以提高贫困地区人民参与发展的能力和条件,帮助他们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克服贫困,改善生活。滋根基金会对贵州省特别支持,目前正在进行的支持项目有:①基本教育,资助15个苗族村寨失学女童及共计800多名儿童入学;校舍维修,图书、文体用品添置,教师津贴;帮助雷山县从1992年开始资助每村150美元,共6年;资助台江县乡村文化中心扫盲费600美元;资助罗甸县布依族民族小学开设女生班,计100名失学女童获得6000美元(1992年开始共6年)。②医疗卫生,帮助雷山县方祥乡培训卫生员30名(每村1名),计500美元;帮助铜仁县100户节柴灶推广,每户35美元。近年来每年均有滋根基金会委员自费从美国来贵州省进行选点推广,执行和检查资助活动的进展情况,受到各地好评,滋根基金会在我省已活动多年。
本年度滋根基金会负责人、主席杨贵平(纽约斯瓦尔德高级中学)、会长李慧仪(希巴基格公司)、计划董事蒲慕明(哥伦比亚大学)、司库洪盈盈(联合国本部)、秘书黄莲芳(纽约州立大学)、组织董事陈赵希锦(退休教师),以及董事陈立人(国际技术公司)、唐宝禄(美系公司)、李醒夏(家庭主妇)、林圣芳(台湾《中时晚报》)、董叙霖(联合国)、王景川(伯克电视公司)在我们走后的第3天,在哥伦比亚大学召开了100多人参加的基金会会议,商讨下步工作方向。
滋根基金会约我们在纽约哥伦比亚区王朝饭店便宴,请我们提出今后加强联系的意见,他们提出贵州省应有主要负责人指导(如广西丁廷模),拟在贵州省成立滋根基金会分会组织,望卫生厅及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联系基金会支持农村卫生事业,共同商讨今后贵州开展哪些项目等有关问题。
(二)旧金山湾区华人协会
这是旧金山湾区美籍华人的一个重要组织,是倾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接受驻美总领事和旧金山总领事领导的华人社团,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另一个洛杉矶华人社团(亲台湾的)是对立的。这一社团在美国西部起了重大作用,多年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而举行的盛大活动影响极大,唐树备同志担任旧金山总领事期间,该社团组织旧金山湾区万人庆祝大会,庆祝共和国成立35周年,盛况空前,轰动全美。我们在旧金山期间,该华人协会就着手筹备明年45周年万人庆祝大会,已开了2次筹备会,第一次是10月21日在旧金山唐人街杏花楼饭店,参加者有华人协会会长周锐(老侨领)、副会长魏需逊(新侨领)、秘书长池洪湖、副秘书长谢侨运等10余人,主要研究成立筹备委员会,经费预算20万美元(每人交20元),在旧金山牛宫租万人大会场,请前总统里根、布什以及前国务卿基辛格等人做报告,国内邀请文艺团体来表演,会后分各湾区聚餐等;第二次于10月23日再召开30人参加的各社团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领导会议的决定,已取得大家一致同意。此外,因为江泽民主席在参加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时会来到旧金山,而旧金山与上海是姊妹城市,所以他们还将组织江泽民主席到达旧金山的欢迎活动。
(三)宝谦昌花旗参公司董事投资座谈会
该负责人钟北谦先生召集了投资于贵阳“农发大夏”的百事达国际贸易公司的秦炎立、MGB公司的秦先生等四个股东,要我们具体介绍贵阳的投资环境和近期进展情况,奚虎一谈了有关情况后,增强了他们投资的信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们约投资2000万元。
(四)与受难同胞联合会座谈
为纪念南京大屠杀日本侵华的悲惨历史,纽约成立了受难同胞联合会,该会成员有理事长唐德刚(纽约大学历史学教授)、总干事邵子平(联合国人事厅工作人员)、财务姜国镇、秘书于彩絮等,赞助人吴健雄、袁家骝、朱永德等教授。邵子平、吴章铨等和我们座谈,当邵子平知道我们曾居住过南京,希望我们支持赞同,并提供有关见证人及大屠杀耳闻目睹资料,以便开展纪念活动。
(五)南京师范大学附中、贵阳中大实中(十四中)校友聚会
在美旧金山湾区有一些抗日战争时期曾在贵阳读过中大实中(以后改名为十四中)的同学,他们对贵阳,特别是马鞍山麓、南明河畔十分怀念,其中杨建华(北美校友分会会长)、余永芳均分别来过贵阳,参加读书纪念碑的落成典礼或其他活动,也应邀到政协海外联谊会介绍有关情况。这次在美国相见分外高兴,三次邀约聚会,特别是余永芳、姚正先夫妇约在其新居旧金山老人区的联欢会,除我们外有杨建华夫妇、刘湘英(其夫沈祖仗系国民党驻波土顿总领事)等都参加了聚会。傅昙琴、陈园英、纽先慧、吴梅生等因年纪大了或才从大陆探亲返回未能前来,甚为遗憾。
(六)会见了由国内来美的有关人士,进行了一些交谈和受委托办理有关事项
我们会见了原台湾海军医院负责人苏景阳夫妇,美国空间物理研究所工作的赵丰夫妇及其父母,以及台湾商人苏灵芝,美国商人初志坚,马里兰大学历史教授张曙光等,向他们介绍了贵州情况,并欢迎他们来贵州做客投资。
旅美贵阳人刘德庄夫妇及其女儿刘明义(原九三学社秘书长)、刘明良等与我们在旧金山郊区会见,询问了我家乡的近况,其中刘明义(上届省政协委员)还表示在美工作一段时间后,将要回贵阳为家乡建设出力。
原贵州水电厅高级工程师王志光、水电学校教师廉月芬夫妇,他们已决定回贵州定居,希望帮助反映在贵阳的住房问题。
由北京来美在联合国工作的翟先生和张先生,还有在华盛顿工作的王建新先生等,他们都有博士学位,交谈在美的一些观感和感受,他们都有强烈的爱国热忱。
还陪同华人协会慰问了广东来旧金山的黄先生,他正患肝癌晚期。
三、体会和建议
(1)以政协海外联络委员会开展对外交流这种形式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参加学术会议时间未能赶上,但通过和各方面的亲朋好友的交往,使双方都感到亲切友好。例如要来贵州投资的钟北谦先生(北美加州中药联商会会长、花旗参公司董事长等)专门约请四位股东听取对贵州省投资环境和有关问题的意见,经奚虎一说明和介绍情况后,使他们对投资有了信心,加快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
(2)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曾在贵州省居住过的朋友或系贵州籍的人士,这次能见到从贵州省去美国进行海外联络交流的我们,大家都感到机会难得,对我们十分亲切友好,有的朋友正要离开美国赴外地,或要到其他地区的,知道我们来的消息后都主动留下来延期再走。我们也得到了不少的帮助,如带我们到联合国、老人福利区等地参观,此行让我们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3)参加这种海外活动,不能仅局限于开会地点(纽约)。由于经费困难和限制,有许多拟议中的海外联谊活动未能开展,实感遗憾。我们出去工作,办一次手续相当不易,如果仅作为一般的公务出国安排,目的实难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