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回忆植物学会的建立和发展壮大历程
所属图书:《相宝留云:一名台湾省籍老教授的杂感随忆》 出版日期:2016-07-01 文章字数:2337字

回忆植物学会的建立和发展壮大历程

贵州省植物学会是在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简称“省科协”)成立5年后成立的,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回忆25年前,省科协就积极开展学会的有关工作,考虑筹组我省的植物学会事宜。当时云庆乾、王群同志与有关院校单位联系,于1963年6月29日召开了植物学工作者座谈会,商讨筹组植物学会等问题。与会者一致认为筹组成立植物学会是我省植物学工作者的共同愿望,会后成立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筹备委员会,负责筹备成立学会的有关事宜,并于7月6日召开了第一次筹备会议。同年11月,中国植物学会召开成立30周年大会,极大地鼓舞了我省植物学工作者。经过半年多的酝酿筹备,在省科协和中国植物学会的指导帮助下,贵州省植物学会于1964年8月在贵阳市政府招待所召开成立大会,共有会员61人参加。会议选举产生了由9名成员组成的第一届理事会,李永康任理事长,窦家本、王兴国任副理事长,黄威廉任秘书长,张秀实任副秘书长,会后编印了《贵州省植物学会成立大会会刊》。

25年来,植物学会不断得到发展、充实、壮大,现已有会员360人,在全国各省植物学会中排在第10位。目前已成立种子植物、孢子植物、引种驯化、中学教育、科学普及、植物科学画、植物形态解剖、植物化学、咨询等专业委员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动了广大植物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省各有关单位的植物科学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在植物资源调查、引种驯化、植物化学、药物栽培、植物生态、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地植物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会员们先后编写出版了《贵州经济植物图说》《贵州常见有毒植物和食用植物》《贵州药用植物栽培》《贵州中草药手册》《食用菌栽培》《天麻栽培》《趣味生物学》《黔东南森林植物考察》《贵州大型真菌》和《贵州植被》等书籍。特别是《贵州植物志》(共九卷)已完成并陆续出版,为我省科研、教学、生产部门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对发展农业生产、普及科学知识、改善人民生活和繁荣国民经济起到应有的作用。

学会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以来,不少会员参加了全国或省级科研课题的调查研究,如薯蓣资源调查、亚热带生物资源调查、战备中草药调查、红枫湖考察、梵净山综合考察、梵净山植物调查、草海调查、黔东南森林植物调查、百里杜鹃林考察、漆树品种调查、刺梨资源调查、猕猴桃资源调查、南明河生物相调查、山苍子资源调查、脱皮激素资源调查、石斛资源调查、杜鹃资源调查、木兰科植物调查、真菌植物调查和民族医药调查,等等,为我省的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为了学习提高植物学新知识,学会邀请了国内著名的植物学家吴征镒、方文培、张宏达、王战、林英、盛承桂、李锡文、冯国楣、陈介、胡文光、赵良能和胡琳贞等,分别做了学术报告,如“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关于植物志撰写问题”“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关于森林保护与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问题”“英国环境科学概况”“古植物学在解释中国植物地理上的潜力”“野牡丹科酸脚杆属与印度板块漂移”“国内外植物引种驯化概况及展望”“贵州云锦杜鹃亚组的种类与地理分布”“中国柳属植物的研究概况”“对大理杜鹃亚组中一些问题的看法”等。此外,还有英国皇家邱植物园专家诺赛尔、西蒙斯、弗列格勒也应邀来黔做了“植物引种栽培”“世界的植物园概况”“英国邱植物园栽培植物”的学术报告。

为了提高中学生物教师的业务水平,学会组织部分中学生物教师到贵阳黔灵山、花溪等地进行野外植物采集与识别的培训活动;举办了植物切片培训班,培训教师40多人;编印和分发了《贵阳黔灵山主要高等植物名录》;还举办了两期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班,培训教师200多人。为了普及植物学知识,适应广大群众和青少年学科学、用科学的新形势,学会与省植物园合办了两期天麻栽培技术讲习班,培训学员200多人;与贵州生物研究所合办了两期食用菌讲习班,培训学员150人。

学会会员还积极撰写科普文章和读物。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有会员50多人先后在《贵州科技报》《植物杂志》《大众科学》等10多种报刊上发表科普文章120多篇,编印出版科普图书资料《天麻》《食用菌栽培与制种技术》《高中生物复习参考题解》等10多种。学会还放映了《生物科技》《世界植物园概况》《世界植被》等幻灯片,参加中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的评选活动和青少年生物夏令营的辅导活动等。

贵州省植物学会的活动和会员的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人民的承认及党和政府的赞赏。据不完全统计,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的有“贵州薯蓣资源调查研究”,获得省科学大会奖的有“黑木耳的栽培研究”“草生平菇的栽培研究”“贵州经济植物研究”“萝芙木机理研究”“贵州山苍子的研究”“贵州石斛资源调查研究”“贵州木本植物科属检索”“贵州石灰岩植被”等。近年来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的项目有“贵州植物志”(第一卷、第二卷)“黔平一号、黔香一号的筛选与栽培”“天麻有性繁殖试验”“黔东南森林调查”“贵州植被”“植物幼苗形态研究”等;获四等奖的项目有“杜仲牌药物牙膏研究”“天麻有性繁殖研究”“西洋参的栽培试验研究”“贵州草场分类等级评价”“贵州岩溶植被”等。此外,还获得省农业区划奖及科协优秀论文奖多项。

当前,学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最近几次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行动,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搞好学会的精神文明建设,深化改革,使我省的植物科学面貌有较大的变化,为促进我省科技进步与经济振兴做出应有的努力。

(原载于1989年9月《贵州科协三十周年》)

相宝留云:一名台湾省籍老教授的杂感随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