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所属图书:《相宝留云:一名台湾省籍老教授的杂感随忆》 出版日期:2016-07-01 文章字数:1128字

只要功夫深 铁杵磨成针

教师的工作是为祖国的现代化培养合格的人才。要做好工作,首先要学好专业知识。要学好专业知识,就得下苦功夫,没有什么取巧的办法和捷径可走。

珍惜时间,勤能补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学知识、练身体、长才干、出成果,都应在少壮年华。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是无价之宝,一个人的一生有限,要抓紧可以利用的一切时机努力学习。雷巴科夫说:“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就多59倍。”珍惜时间还要讲究学习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学习工作时书写的工作量很大,不像外国有打字机。无论是编写讲义、教案,抄录资料、卡片,写作研究报告、论文,都要经过起草、修改、抄正,要用去较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要把写字的速度提高,从1分钟写20个字提高到30个字,1小时就节约了20分钟,可提高功效达三分之一。学习必须勤奋,没有勤奋就没有智慧,“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天才出于勤奋,“勤能补拙”“虽愚必明”。勤奋要靠自觉,不仅要争分夺秒,还要顽强刻苦,好学不倦。

认真仔细,精益求精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要求我们既要有比较广泛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又要有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科学分工精细而又综合交渗的新形势。读书是学习的重要手段,掌握好书本知识,要精读与阅读相结合,无精读没有深刻理解,无阅读没有广阔的视野,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和兴趣。“开卷有益”,应去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要善于思考,才能相互联系,触类旁通。做学问贵在认真细致,注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获得真知。并要做到“四严”,即严格、严肃、严谨、严密。应特别重视野外工作,理论联系实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绝不能怕吃苦。

持之以恒,迷恋专业

无论是读书学习或野外工作,都要有恒心和毅力,“持之以恒,贵在坚持”。知识学问都是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日积月累的,涓涓细流能汇成大海,应“一以贯之”,最忌见异思迁和好高骛远。“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进而做到“安、钻、迷”,安就是安心专业;钻就是钻研业务,迷就是迷恋专业。学习和工作首先是安下心来,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待不断充实,深入钻研,就能逐步做出成绩,就会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甚至达到着迷的程度。这样时间自然而然地会抓紧,障碍也能排除,困难也会克服,勤奋的劲头也会增大,求精的力量也会增加。对专业的迷恋,别人看起来是辛苦的事,对自己来说,恰好是难得的享受和欢乐!让我们再回到原先的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事业是不负有心人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力量。

(原载于1986年4月《在茫茫的学海中》)

相宝留云:一名台湾省籍老教授的杂感随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