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贵州省足球队当后卫
1952年11月组建贵州省足球队时,我27岁,是球队后卫之一,有幸参与、见证了它最初几年的发展变化历程。
参加西南区足球赛,被贺龙接见
1950年,我从贵州大学毕业,分配至当时的遵义专区从事农业科技工作,平时非常喜欢踢足球,是遵义专区足球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52年,为响应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贵州省决定于当年10月组建省足球队,队中26名球员中,省军区、贵阳市的球员就占了24名,专区只有我和贵定县的一名队员参加。球队组建后,我们就在六广门体育场训练,每天练10多个小时,经常汗流浃背,但大伙没有一个人说累。同年12月,足球队前往重庆参加西南区足球比赛,我们是坐老式的客车去的,光是贵阳到重庆单程就走了4天。
为期7天的比赛,由西南军区、重庆、云南、四川和贵州5支队伍参加,比赛在大田湾体育场展开,采取循环赛制,贵州省代表队队服为黑色。最后一战与云南队对决,刚开始以1∶0领先,但是不久守门员受伤,局势急转直下,被对手连扳两球,终以1∶2告负,位列第4,取得前3名的是重庆队、西南军区队、云南队。
赛后,西南军区司令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贺龙在西南军区大礼堂接见全体队员和工作人员。那天,贺老身穿军装,嘴里叼着一个烟斗,神采奕奕,声音洪亮。他用浓重的湘西话问候大家,他希望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发扬团队协作、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把身体练好,还要发动周围的老百姓参加体育运动,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注: 1952年10月,贵州省足球队组建后,主力球员在六广门体育场训练后留影(我为前排左一))
与国家队进行友谊赛,我们攻进一个球
回到贵阳不久,国家足球队访问贵州省,我们原班人马同他们在六广门体育场进行了一场友谊赛。
国家队兵强马壮,实力远在我们之上,整场比赛呈现一边倒的局面,最终国家队以17∶1的大比分狂胜贵州队。但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在比赛的最后几分钟,我队左前锋陈青萍攻进国家队一球,打破了当时国家队没有被省队进过球的历史。
由于贵州省足球队是临时组建的,很多队员都没有正式工作,为了赚钱养家,部分队员陆续离开球队。加之当时踢足球的人很少,没有像篮球那样普及,1953年2月,省足球队宣告解散,被省直机关足球队代替,我和原来的6名队员还留在队里。1953年3月,解放军“八一”足球队来访,省直机关足球队与之交手,以0∶9败北。
之后几年,队员们有的要忙于工作,有的要进修,基本上很少参加比赛。1958年,由于要参加国内赛事,又组建了新的贵州省足球队,我和大部分原来的队友由于年龄增长,加之工作很忙,就没有再参加了。
(注: 1952年12月,国家队来贵阳与贵州省足球队比赛后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