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人民的血汗钱
“找我吗?请进请进!”年近花甲、面庞清癯、身材不算高的黄威廉教授,把我让进他家的客厅。他脚上是发灰的黑皮鞋,身上是藏青色的旧中山装,一副家常打扮。想不到,曾任过贵州省科委主任、在贵州师范大学执教的黄教授是这样谦恭、热情、朴实。
我是根据编辑部的安排前来约请黄教授写稿的,同时也顺便向他请教有关如何搞好科普宣传的事。话未入题,见壁上有一条幅,上有“难得糊涂”四个篆体黑字,不禁联想起外边议论黄教授“糊涂”的一桩传闻:去年,他出访日本,回来时拎着轻飘飘的手提包,却把节省下来的一笔外币全部上交国家。于是,我向他委婉地提出了这件题外事。
“哦,是讲我那次到日本去的事情吧!”黄教授笑了笑,不时搓搓手,轻言慢语,从容摆谈起来。
黄教授长期研究贵州草场和植被。他的论文《贵州草场分类和利用评价》,引起了国际草场学术界的重视。去年金秋,第十五届国际草场学术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当时尚在省科委任职的黄教授应邀参加。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给了他20多万日元和相当于2.8万日元的美元。黄教授手里拿着这么多外币,心里想的是:“这些钱,都是人民的血汗。自己这次出国,目的是去进行学术交流,可不能拿着人民的血汗钱,胡花乱用啊!”
会议期间,黄教授在与外国朋友频繁的接触、交往中,没有忘记节约花钱这件事。每天,他把自己一日三餐的伙食费,控制在3000日元以内。住宿呢,在京都A、B、C、D四等旅馆中,他选择了D等。从旅馆到会场有12千米,来往的出租汽车很多,但他每天早起晚归,去挤乘地铁和公共汽车。这届国际草场学术会议结束了,回国时,在黄教授的提包中,除了送亲友的6支圆珠笔、6个打火机外,还有他省吃俭用下来的5.7万日元和27美元。这些钱,他可以名正言顺地在日本买彩色电视机或者买电冰箱。然而,他却没有买,并且在他回国后,立即把剩下的钱如数上交给了国家。
黄教授说到这里,见记者盯住柜上的一台18寸彩电看,似乎明白了什么,仍轻声说道:“那个嘛,是我花1450元人民币在国内市场购买的。还有一台电冰箱,是今年春节前夕,我用1300元人民币买的贵州省地道产品。”
听了黄教授的话,我对他的人品肃然起敬!刚才,在贵州师大地理系和一位女教师闲谈时她告诉我:“黄教授曾把一台电影摄放机和一些彩色胶卷送给了贵州师大。”我向他又提起了这件事,他说,他有一位老同学,现在美国旧金山“中国东方图书公司”当总经理。这位老同学前年回祖国参观访问时,赠送给他一台电影摄放机和10盘彩色胶卷。他收到这些舶来礼品后,想到个人使用电影摄放机,除了玩玩,没啥大的价值,而师大设备还很差,正缺乏这类教学用品。于是,他把价值近3000美元的电影摄放机和10盘彩色胶卷转赠给了师大。对于这些别人求之难得的“洋货”,用他的话说:“这是身外之物,何必看得那么重!”
谈到这里,我才想起我的意图。我们的这场题外话,该暂告结束了。
(原载于1986年3月4日《贵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