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桉树林、温带雨林
1 自然环境
澳大利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与印度洋之间,面积770.4万平方千米,人口1600万。澳大利亚大陆四面环水,因受副热带高压及东南信风的控制和影响,沙漠和半沙漠占全国面积的35%。在自然地理上明显地分为3个部分:①东部山地区。一般海拔800~1000米,山地东坡较陡,沿海平原较窄,西坡缓斜,向西逐渐展开为中部平原,山地南北长达2800千米,东西宽60~180千米,是许多河流的分水岭,在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称新英格兰山脉。②中部平原区。海拔在200米以下,为沉积岩层所覆盖,北部为卡奔塔利亚平原,中部是以埃尔湖为中心的大盆地,南部为达令河-墨累河平原。③西部高原区。大部分为沙漠及半沙漠,海拔200~500米,其中横断山脉高可达1000~1200米。东部新南威尔士州由于近海,年降水量达1060~1200毫米;气候温暖,植被发育极好,是澳大利亚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区建立最多的地区。
澳大利亚的沿海地带基本面向太平洋,只有它的南段处在印度洋的水域和气团的影响下。这个地段的北部是山脉,延伸在沙洛塔公主湾附近的平原以南。南半部则离开海岸,沿海地带是丘陵起伏的平原。从亨特河至豪角的一部分沿海地带是丘陵平原,在亨特河谷宽240千米,往南宽为50~75千米,构成平原的是水平分布的三叠纪砂岩。在基阿马城和伍朝贡城地区,有非常美丽的六方柱状节理的安山岩与玄武岩露出在地面,许多河流从这里流过,澳大利亚最美丽的河流霍克斯里河穿过山地,通过窄小的峡谷流到沿海平原。由于海岸下降,各河流的河口淹没在海水中,河口形成十分宽阔和强烈切割的海湾,优良的港湾有布罗肯湾和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所在的杰克逊海湾,海湾景色十分秀丽。
南部气候比北部凉爽,年均气温17摄氏度,夏季(1月)平均气温22摄氏度,冬季(7月)平均气温11摄氏度,年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下,最潮湿的季节从夏季延长到秋季。土壤在森林植被下发育一般具有淋溶的特性,呈浅灰色,酸性,肥力由低到中等,热带森林区土壤主要是灰化红壤、砖红壤;亚热带森林区土壤主要是红棕色森林土和褐色土。由沿海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干季逐渐延长,树木也渐稀少,逐渐过渡为灌木群落至稀树干草原、灌木草原和禾草草原。土壤主要为黑土及红棕壤,黑土肥力较高,分布在东部高地内陆,红棕壤是干湿交替地区的典型土壤。
新南威尔士州位于东南部,南纬28°10′~37°30′,东经149°58′~153°33′,属温带地区。全州面积80.16万平方千米,人口540万,首府堪培拉(包括郊区)288万人,占全州人口一半以上。该州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从东到西,基本上可划分出3个地区,与整个澳大利亚地区相似,也即东部湿润森林区,中部小麦绵羊区,西部干旱放牧区。新南威尔士州东部地区是农林牧多种经营地区,主要包括新英格兰台地及堪培拉以东地区,大体上为大分水岭以东地区。气候条件温暖湿润,年降水量760~1100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地带性植被以亚热带、温带润叶林为主,主要为桉树林,由于水热条件好,在谷地有世界特殊的温带雨林类型,次生及人工草地是多年生草本牧草,长势良好,畜牧业发达。
2 植物区系
澳大利亚及其南部岛屿塔斯马尼亚构成独立的植物区,是世界上最特殊的一个区系,具有丰富和高度发展的特有植被,以东部新南威尔士及昆士兰植物的特有种类最多。全澳大利亚植物区系由1500属12049种组成,其中75%是澳大利亚特有种。澳大利亚大陆自古以来地理具有孤立性,因而保持其植物区系高度发展的独特性,特有科多达19个,有130个种,如大卫逊(Daviasoniaceae)、南背莱雅科(Austrobaileyaceae)、色菲萝科(Cephalotaceae)等。种子植物有570个特有属,包含有3500个特有种,其中较大的特有属有山龙眼科的木果山龙眼属(Hekea)、同髯毛属(Isopogon)、物梯可属(Verticordia),豆科的澳大利亚豆属(Pultenaea)、密伯里豆属(Mirbelia)、波西豆属(Bossiaea),芸香科的澳芸香属(Boronia),草海桐科的达比拉属(Dampiera),苦槛蓝科的喜旱槛蓝属(Eromophila),桃金娘科的卡莱曲里属(Calytrix)、达温里属(Darwinia)等。
在植被类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布面广、形成巨大乔木的桉属(Eucalyptus),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这样丰富和生态幅度这样大的优势种类,其他尚有豆科的金合欢属(Acacia)、桃金娘科的白千层属(Meleleuca)和山龙眼科的白克木属(Bankia)。澳大利亚植物区系和古热带、南美南极植物区系均有联系,有一些南半球的科与属,如南洋杉科、罗汉松科、温特雷科(Winteaceae)、山龙眼科、帚灯草科以及南山毛榉属(Nothofagus)、杜拉梯属(Donatia)、德拉佩特属(Drapetes)等。
3 桉树林,温带雨林
3.1 桉树林
澳大利亚的植物种类虽然繁多,但植被一般比较单调,主要原因是构成植被的优势种是少数的植物科种属,最显著的就是桃金娘科的桉树属(Eucalyptus)。澳大利亚是桉树属的发育起源中心,这个属在澳大利亚共有500种以上,桉树是澳大利亚自然地理景观最突出的要素之一,桉树属形形色色,种类复杂,有高达150米以上、胸高直径10米的杏仁香桉(Eucalyptus amygdlina)、大王桉(E.regnans),也有矮小灌木状的桉树灌丛桉(E.dumosa)。大多数桉树的叶,边缘向着阳光,因此形成的树冠都不遮阴,且植株稀疏,林下阳光充足,远看是一片明亮,树枝枯干淡色,叶粗硬灰绿色。从新南威尔士的北部境界起,沿海岸分布着大片的桉树雨林(澳大利亚称希列亚群落),主要有杏仁香桉、大王桉、柳叶桉等10多种,树木高大,色调灰绿。桉树的树干和分支有附生植物生长,常见有鸟巢蕨,最惹人注目的是山苏花(Asplenium nidus),其宽阔的叶子呈盘状,里面积留着腐殖质和雨水,还有花朵鲜艳的矮小的圣唇花(Sacrochius parviflorus)。桉树林下有大型的木本树蕨桫椤属、八字桫椤属、黑桫椤属的种类,高2~3米,十分壮观。树干上也有缠绕的藤本植物澳大利亚菝葜、澳大利亚西番莲、澳大利亚铁线莲等。
澳大利亚的桉树林在东部湿润地区,一般将其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3.1.1 高大桉树林
多分布在东北部新南威尔士州新英格兰台地及昆土兰州东南部,一般高60余米,直径2米,高大粗直,十分壮观。林中还包括有非桉树的其他树种,常见的种类有:腺桉(Eucalyptus pllularis)、高大桉(E.granais)、柳枝桉(E.viminalis)、斜叶桉(E.obliqui)、斑点桉(E.maculata)、柳叶桉(E.saligna)、小棒桉(E.mcrocorys)。此外尚有桃金娘科的其他种类,如球花辛卡树(Syncalpia glomulifera)、辐射叶桉格树(Argyrodendron actinophvllum)等。
3.1.2 中高桉树林
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东北部及南部低山,一般高30米,直径50~80厘米。主要种类有:英鲁桉(E.molluccanao)、密集桉(E.creba)、椭圆叶桉(E.aniculata)、锡伯桉(E.sieberi)、斑点桉、球状核(E.globoidea)、白桉(E.albens)、平滑桉(E.laevopinea)等。
3.1.3 低中桉树林
在新英格兰台地中部,从北至南均有分布,一般高15~20米,直径30~50厘米,枝下高较矮,树木较稀疏。主要种类有:蜜味桉(E.melliodora)、小果桉(E.microcarpa)、红桉(E.rubida)、铁木桉(E.sideroxylon)、大喙桉(E.macrorhvncha)、总状桉(E.racemosa)、红喉桉(E.haemastoma)、罗西桉(E.rossii)、疏花桉(E.p auciflora)等。
3.1.4 河岸桉树林
主要分布在麦宁格河、霍克斯别里河、绍尔海文河至墨累河河流两岸高阶地或冲积平原上,仅由一种康曼都桉(E.camaldulensis)构成,高可达20米,茎粗大,冠幅也大,结构简单,形成疏林。
3.1.5 桉树丛林
主要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及维多利亚州东南部半干旱的地段,这些地段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土壤呈微碱性。组成桉树丛林的优势种计有桉树属的11种,它们是油桉(E.oleasa)、灰油桉(E.oleasa var.glauca)、灌丛桉(E.dumosa)、厚叶桉(E.incrasata)、棱果桉(E.angulosa)、纤细桉(E.gracilis)、大萼桉(E.calycegena)、薄叶桉(E.leptophylla)、牛桉(当地土名,E.benriana)、帽状桉(E.pileata)、具孔桉(当地称黑桉E.porosa)。这些种类共同的特点是根上部茎的基部具有丛生的茎干,仅具孔桉有两种生长型,一种是从生多茎的,一种是单茎的。
丛生桉林根据生境,主要是土壤和下层植被的不同,可分为大桉树丛林、灌丛草原桉树丛林、稀树草原桉树丛林、灌丛桉树丛林等类型。
3.2 温带雨林
澳大利亚东部的中段,在昆士兰州南部布里斯班至新南威尔士州亨特河流域的横断构造盆地之间,海岸地带逐渐开阔,延伸着切割相当强烈的沿海平原,由陡峻入海的三叠纪和石炭纪的沉积所构成,在各浅水河流特拉兹河、里奇满河、克拉伦斯河、麦宁格河的谷地横断区域。这里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要比布里斯班北部雨林分布地区低些,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以悉尼和布鲁克来拉两地为例,见表一:
表一 悉尼和布鲁克来拉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
(注: 气温(摄氏度)(上行)降水(毫米)(下行)地名海拔高度(米)年平均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悉尼4222.021.020.010.015.112.811.810.015.217.619.521.117.4 1041251291011151419483728077861025布鲁克来拉55020.620.919.416.012.410.09.010.913.316.618.620.615.7 2102422501611191521137275911171581760)
最冷月(7月)平均气温悉尼为11.8摄氏度,布鲁克来拉为9摄氏度,雨量各月均较均匀,最少月都为72毫米,因而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有利于雨林的发育。
该区域地形条件属东部山地,处于沿东海岸自北向南延伸的中段,均位于新南威尔士州境内。山地紧逼海岸,东坡陡峭,西坡缓斜,海拔一般高500~1000米,为一系列平顶山脉,以新英格兰山脉为主,由玄武岩、花岗岩和志留纪的沉积岩所构成,系水分岭地带,在东坡的河流谷地及山坡中坡中段,海拔不高,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土壤为淋溶性的、肥力中等的红棕色森林土或褐色土。在这种生境条件下,纬度已达南纬32度,植被发育成为澳大利亚的一类特殊类型——温带雨林。
分布在新英格兰台地低山河谷的温带雨林,一般高40~50米,直径1.5米,林中湿度较大。常见的主要树种为:辐射叶银木(Argyrodendron catinophyllum)、三叶银木(A.trifoliolatum)、乌西猴欢喜(Sloanea woollsii)、无瓣角瓣木(Ceratoutalum apetalum)、卵叶裂木(Schigomcria ovata)、圆锥卡的木(Caidcluvia paniculosa)、大叶榕(Ficus macrophylla)、冠果榕(F.stephanocarpa)、莫里南山毛榉(Nothofagus moorei,此种为树干通直的优良稀有树种)、澳大利亚椿树(Toona australis)、檫坚木(Doryphora sassafras)等。林中也见有老茎生花、板状基干缠绕绞杀现象,藤本和附寄生植物也多,常见多种兰类、鸟巢蕨附生大树上。林下棕榈科种类较多,常见有南方蒲葵(Livistona australis)、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cunninghamiana)等种类,树蕨常见有南方桫椤(Alsophila australis)、狄克蕨(Dicksonia autarcica)、托德蕨(Todca barbara)等种类,藤本植物主要有黄藤(Calamus)、素馨菝葜(Smilax gasminum)、豆状铁线莲(Clematis glycinoides)等。森林外貌、结构犹如热带雨林景观,惟乔木树种较少,林下大型草本、藤本植物、附寄生种类、苔藓植物种类也较少,为其主要的区别。
温带雨林与亚热带雨林的生境与树种组合过渡有如图一关系:
图一 温带雨林和热带雨林生境与树种组合过渡
目前,澳大利亚的温带雨林保护较好,已在分布集中地区划为保护地,建立了新英格兰国家公园、瓦西普国家公园,实行重点保护。到目前为止,新南威尔士州共建立国家公园66处,面积共287.2万公顷(表二),多分布在东部大分水岭以东山地,西部仅6处。这些国家公园环境优美,森林密布,山清水秀,交通方便,是极好的教学、科研与旅游基地,值得我们借鉴。
表二 新南威尔士州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面积
(注: (单位:公顷)年 代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古迹原始保护地重建改造区19791 680 659 357 23099876—1980 24 218 851448 27127698711 714 19812 490 241 465 7742809 8716 717 1982 2 550 693469 042 28128817 005 19832 735 058480 709284888 18 296 19842 833 250490 9742873 8719 485 19852 845 146499 9572873 8620 385 1986 2 872 012 508 251288211 519 20 532*根据1986《新南威尔士自然保护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