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简析阳宝山佛茶文化的推广及普及对策
所属图书:《阳宝山文化研究》 出版日期:2017-10-01 文章字数:2841字

简析阳宝山佛茶文化的推广及普及对策

一、佛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茶文化和佛文化的共同交织融合,形成了佛茶文化,这是对文明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很多人都疑惑,茶文化总是充满了诗意和闲适的,而佛教精神则是注重清修苦行,无欲则刚,这两种看上去如此不同的文化是怎样融合成佛茶文化的呢?

直到现在,也没有学者或者佛茶资深人士给予佛茶文化一个明确的定义。用一句大俗大雅之言来概括佛茶文化的内涵,当属“禅茶一味”。佛法的博大涵盖世间一切,茶文化在静雅清新回味中展现,茶和佛两者有同有异,在经过不断的发展弘传之后,变的不可分离。在一啜一饮之间,顿生平和,一酬一和之间,顿生喜悦。佛茶文化就是把佛教的“空、善、静”的精髓融合茶道的“净、清、雅”精神,用以影响、教化人的一种形式。

中国是茶叶之乡,产茶、制茶、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时间里,佛茶文化的内涵有了外延。唐朝陆羽在其著作《茶经》中明确概括了茶的作用和性质:“缓解口渴、暂缓疼痛、消除烦恼、活络筋骨等功效,宜少精行俭德之人”,而佛门中人提倡修行以求得圆满,正是“精行俭德之人”。所以佛文化和茶文化最早缘起于茶的提神之用。从西汉佛教传到中国,佛教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僧人坐禅时需要遵守十分严苛的清规戒律,要求禁酒肉、禁六欲,心无杂念,坐禅时要求身体正直、不偏移不摇晃,需心无杂念,故而过午则不食,茶的味道苦中有甘,茶香清淡怡人,提神破睡,其宁静悠远的形式和佛教寂静淡薄的精神相得益彰,饮茶有利于参禅悟道,故而佛茶的结合从物质层面延伸到了精神层面。到了现在,佛茶文化已经外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养水准和价值核心,用以更深刻地认识世界、认识生活、修养身心、指引心路。

二、推广阳宝山佛茶文化的积极意义

佛茶文化是华夏民族非常重要和出色的传统文化,集合了佛、茶文化的重点和精髓,直到现在,大力发展佛茶文化,依然具有很多的积极意义。而其中阳宝山佛茶更是佛茶中的代表,其深远的佛教底蕴,以及悠久的贡茶历史,都是我们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最好的选择。

1.推广佛茶文化可以提升人格、强化修养

人格和修养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提升人格、加强修养也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从佛茶文化的层面来讲,提升人格也就是要求人性魅力上的圆满。人格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由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共同影响而生的、足以体现人类性质、性格、道德、信仰的一种魅力。佛茶文化刚好在后天规范、影响人的道德、信仰性格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阳宝山佛茶文化融合了茶文化和佛文化的精髓,以佛教中五戒为基础,这五戒似乎只是字面上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杀生包含着以善心、慈悲心对待周围的人,关心爱护所有的动植物;不偷盗不仅仅包含着不偷取盗用别人的财物,还包含着做一个清正廉明、光明正大的人,不贪污、不挪用公款、不占用公共财物等;不妄语则提醒人类不编造谎言、不侮辱他人、不挑拨离间,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不邪淫、不饮酒亦是让我们做一个正直之人。而积极的推广佛茶文化,可以影响和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上,把一些积极良善的思想、做人的道德修养一点一滴融入大众的思想中,继而提升人格,强化修养,成为一个内心充满慈爱的人。

2.推广佛茶文化可以加强智慧、激发灵感

阳宝山佛茶文化不仅仅拥有巨大的教化和影响能力,还拥有较好的开发智慧、激发灵感的功能,这在现代这个繁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是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实际上,从长期的佛文化来看,佛教是通过坐禅、诵经、念佛等方式实现开智、明悟的修行。如何开悟?用现代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不断地修行,不断地清净自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真相。佛法中利用缘起论和因果论引导世人开发智慧。不管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也都会存在一个因果,佛法的作用就在于把因果简单化、生活化。最终让我们看清世界和宇宙、人生的真相和实质,让我们可以以一种乐观、进取、奉献的精神对待人类和社会。

除此之外,佛茶文化因为有了茶这一充满艺术和雅致气息的载体,可以更好地把佛学的价值观、世界观灌输到大众的思想中,以全面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事物的本质,帮助人们认识生活的意义,理解人生,启迪智慧。

3.推广佛茶文化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在当今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阳宝山佛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和”,故而推广和普及佛茶文化有利于更快更稳地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佛教讲究“和”,“僧伽”(梵文)的中文意思即为“和合众”。几千年历史中,佛教僧团也是一个团体,需要以“和”来面对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同时,茶道也十分重视“和”,不管是煮茶、制茶,都要求心平气和,平心静气,所以佛茶文化所包含的“正直、清明、和谐、雅致”精神以及感恩、包容、分享等理念,和现在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有共通之处。通过佛茶文化的推广,可以让人们受到无形中的熏陶,切身感受“和”的真谛,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不自觉展现出善意。我们用一颗包容、平和的心喝茶,有时分享、有时结缘、有时交谈,让彼此间多一点关怀,少一点淡漠,让佛茶文化在品茶中成为一种默契的交流,从而达到和谐社会人心的作用。

三、推广和普及佛茶文化的主要策略

推广和普及佛茶文化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放纵不管任其发展,可能致使其“自生自灭”,或者是成为一盘散沙,毫无意义。通过总结国内外一些文化传播和推广的成功经验,推广和普及阳宝山佛茶文化主要可以从这样一些方面入手:

1.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各地的佛茶文化活动

从文化的角度来讲,佛茶文化也是无形的,需要一定的活动载体才能更好地传播、推广,融入群众的心中。首先,有关部门需要重视阳宝山佛茶文化资源的发掘,通过一些佛茶、佛文化、茶文化资源,譬如阳宝山佛茶旅游胜地、阳宝山佛茶品牌,合理利用这些资源,在无形中把佛茶文化也一同灌输到人们的脑海中。其次,有关部门应该积极配合和支持一些阳宝山佛茶旅游胜地或者阳宝山佛茶品牌的活动,用丰富多样化的活动促进阳宝山佛茶文化推广的趣味性和生活化。阳宝山一直是中国有名的佛山,在明清时其佛茶就扬名在外,所以当地部门应该支持阳宝山的旅游资源开发,并支持和配合阳宝山佛茶开展佛茶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其在市场中的知名度,深化其佛茶文化载体的作用,体现佛茶文化的内涵。

2.高校为茶设置专门的佛茶课程

不管是哪一种文化,学校是传播文化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佛茶文化作为极具传统魅力的一种文明,为了更好地延续下去,有必要在极具包容性和开放性的大学里,在茶学、佛学专业增设佛茶专业课程,其他专业也可以设置佛茶专业为选修课程。利用校园教育传递佛茶文化,并培育出源源不断的佛茶专业人才,引导佛茶文化和现代产业共同发展,让佛茶文化在展现魅力的同时,创造出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只有这样,佛茶文化才可以得到更好地传播和普及。

除开政府部门以及教育部门注重佛茶文化的推广和普及,开发推广普及的对策,一些组织和机构、团体也可以通过一些公益活动、比赛活动,再结合文学、戏曲、影视作品,推广和普及阳宝山佛茶文化,增加其文化的覆盖面。

阳宝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