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湖区路名的由来
观山湖区是贵阳市新的中心城区,在建设初期,市委、市政府就根据其中心区域位于原来的金华农场和阳关农场的实际,用两个农场名称的第一字组合为新城区的名称,定名“金阳”,寓意光明辉煌的地方。新区的建设是贵阳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缩影和代表。新区的建设从2000年开工,到2003年12月18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市级工作部门搬迁行政中心,只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新区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随着机关、单位和居民的不断迁入,由于道路没有正式名称,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带来极大不便,需要及时为建成道路命名。但是,为一个新区的道路取名并不容易,既要符合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又不能与六区已有的道路重名,还要有文化、有特色;既要胸怀全国,还要有世界眼光;既要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还要彰显生态文明城市的理念。
为了给新的中心城区道路取名,2004年,市民政局、新区管委会组织有关省、市专家为已建成的三纵四横道路命名,参与命名的省、市专家有原贵州日报总编刘学洙,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史继忠,原省地方志办主任、研究员范同寿,原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熊宗仁,原贵阳市地方志办主任、研究员何静梧和贵州大学的袁教授等。通过对新区地域历史、文化、经济、时代等特征的研讨和反复论证,拟定出能基本反映新区特点的七条街道名称。避免了有人提出以“金”字打头命名新区所有道路名称的提议。
2004年11月2日,市政府公布了当时金阳新区七条街道的法定名称。南北向的三纵道路分别是:连接321国道至白云区交界的道路因为通往长坡岭公园命名为长岭路,长岭路自观山东路至321国道路之间路段为长岭南路,白云区交界到观山东路之间路段为长岭北路;白云区交界至京西煤矿办公楼横贯金阳核心区域的道路命名为金阳路,其中白云区交界至《奔腾》雕塑路段为金阳北路,《奔腾》雕塑至京西煤矿办公楼段为金阳南路;最西边连接321国道至白云区交界的道路命名为云潭路,其间的白云区交界至观山西路段为云潭北路,观山西路到321国道段为云潭南路。东西向的四横道路由北向南分别是:长岭北路至云潭北路至今的通道为林城路,长岭北路至《绿色未来》雕塑之间路段为林城东路,《绿色未来》雕塑至云潭北路之间路段为林城西路;长岭路至云潭路为观山路,以《奔腾》雕塑段为界,东为观山东路、西为观山西路;长岭南路至云潭南路为兴筑路;金阳南路至云潭路之间的道路命名为石林路。
到2009年,新区已经建成、尚未命名的道路有六十四条。在对新区的这些道路命名工作中,市民政局与当时的金阳新区管委会共同拟定了新区的道路命名方案。在命名过程中,市民政局多次召开贵州省内的有关地名专家和部分“老贵阳人”参加的地名命名座谈会。与此同时,在媒体上发布消息,就新区道路取名广泛征求意见。
新区的道路命名引起了广大市民及有关领导的关注和关心,一些网民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在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时期广大市民对政府公共事业关心的程度和参与积极性大大提高。在十天的征集活动中,市民政局不断接到有关道路命名的电话和电子邮件。仅新区管委会就收到了来自社会各界八十余名热心人士的来电、来信和来函,其中收到来信十五件(次),来电五十个(次),来件十八件(次)。为这次公开征集道路命名提出建议的,有来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大中专院校的老师以及普通的热心市民,他们对建成道路名称提出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从征集情况来看,所提意见、建议涉及方方面面,有以名山大川、花草树木名称来命名的建议,还有用地、州、市名称,动物名称命名道路等建议,且各有理由:中建四局退休职工吴恒校建议以省内地、州、市、县名和用全国发达城市名命名道路,理由是新区面向世界,以知名度高的城市命名一是便于记忆,二是树立各地形象,加强与这些城市的感情联系有利于发展;用省内地、州、市、县名命名道路的理由是可以宣传贵州;阳关建材厂职工甘正祥建议结合新区历史、文化内涵、历史沿革等来命名道路,理由是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稳定性;省政府督察室吴向东副主任建议用花草命名道路,理由是既有特点,又可展示贵阳人喜爱鲜花、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时代风貌,好记忆。市民莫春礼提议以动物名称来命名,并建议加上动物塑像指引路向,理由是简单易记,好找不易迷路,今后命名有规律可循,成为全国甚至世界是唯一以动物名来命名的地方,其特点不言而喻,而且每条街道塑动物雕像本身就是一个旅游亮点,对今后新区开展城市旅游大有益处;家住盐务街的吕道洪建议从《易经》、《诗经》等历史典籍中取名,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内涵;贵阳市低保中心干部莫丽娜提出以贵阳市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名人、民族风俗和贵州名特产来命名道路,以资传承。此外,还有从体现文化内涵的角度,用“词牌”和古诗词的名句好词来命名的建议。如燕春北路(李白南流夜郎即寄内诗:“北燕春归看欲尽”);烛影红街(词牌:烛影摇红、解语花街)等等。也还有市民提出用省内某两地州(市)名称各取一字来命名。比如赤桐路—赤水至桐梓公路命名:仁沿路—仁怀至沿河;毕遵路—毕节至遵义;习平路—习水至平坝,其既新颖又好记忆。还有用革命先烈、名人的名字来命名金阳新区道路,宣扬贵州、贵阳革命先烈和名人的建议。也有市民建议以“三山”、“四水”之类的名山大川命名,理由是有气魄、好记忆、有意义。
社会的广泛参与是人民群众热爱贵阳和综合素质提高的表现,当然也对地名的命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命名过程中,市委、市政府的有关领导也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市民政局采取了比以往更为严谨,更加程序化、更为大众化的命名方式,做到了认真考虑群众意见、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尽可能采纳大家的建议,提出方案报政府决策。
为做好新区范围内已建和在建道路的命名工作,市民政局要求新区必须遵循地名命名的几条原则:一是人民群众接受的原则;二是有利于社会交往、信息交流的原则;三是反映当地历史、文化、地理特征的原则;四是在一定区域范围不重名原则;五是不用外国人名、地名,禁用国家领导人名字命名和一般不用人名命名原则;六是避免用生僻字、自造字及少用次生僻字的原则;七是不以数字命名道路的原则;八是禁止民族歧视的原则;九是实现城镇地名规范化、层次化、序列化的原则。同时,市民政局还结合金阳新区实际,提出了三条意见:一是已经市人民政府登报公告的路名不作改动,即长岭路、金阳路、云潭路、林城路、观山路、兴筑路、石林路的名称原则上不再改动。二是对金阳新区管委会已取名备案、且作了交通标志的金朱路、诚信路的名称不作改动。三是对世纪城房开楼盘内已登记备案的道路路名基本不作改动。
在此基础上,当时的金阳新区管委会分别邀请了知名专家、热心群众、各界人士召开道路命名专题会,结合收集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本着“四个原则”开展相关工作:一是道路命名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社会公德,不得带有封建或不健康色彩,不得侵犯他人著作权和名誉权;二是注重体现金阳新区新型现代化城区的风貌;三是所命名道路不得与贵阳市辖区所命名道路重复;四是在尊重专家意见、广大市民和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原有老地名、景观和周边地标性建筑及省内城市名称进行命名。经过认真分析研究,金阳新区管委会提出了尽可能兼顾各方面建议的道路命名方案,经民政部门与之协商确定后报市政府审定公布。
在新命名的道路中,用老地名和所在地实际来命名的道路有十五条:东林寺路、将军山路、下麦路、皂角垭路、龙滩坝路、石标路、桃林路、梨园路、松林路、上坝山路、阳关大道、白挑路、马鞍山路、下坝山路、上麦路。这些老地名各有说法,如东林寺路因为路旁有东林寺得名。用花卉名命名的道路有:玫瑰路、郁金香路、紫荆花路、康乃馨路、牡丹花路、百合路。用国内省会城市名和省内地、州、市所在地名来命名的道路有十三条:福州街、长沙路、武汉路、合肥路、兰州路、广州路,安顺路、六盘水路、都匀路、毕节路、铜仁路、兴义路、凯里路。从历史典籍中引经据典取名的道路有十三条:黔云路出自明朝贵州诗人谢三秀诗句:“黔云楚树涉天涯,客路重阳倍忆家”;滴翠路出自唐代白居易诗句:“细雨斜飞欲滴翠,轻风淡抹入却无”;听雨路出自唐代李商隐《听雨》:“秋雨不散霜飞晚,留得枯叶听雨声”;励志路出自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泉韵路出自唐代孟郊诗句:“激石泉韵清,寄枝风啸咽”;春晓路出自唐代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清润路出自北宋词人晁端礼《浣溪沙》:“清润风光雨后天”;梦草路出自李白诗句:“梦得池塘生春草”;翠柳路出自唐代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清雅路出自清代康有为诗句:“珍簟清雅室,轻扇动凉飕”;清怡路出自明代文征明书法题字;鉴湖路出自贵阳水东诗人宋昂诗:“采药难寻蓬莱路,垂纶却忆鉴湖船”;涵碧路出自唐代皮日休诗句:“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
以历史文化传承和其他内容命名的道路十七条:八音路、艺苑路、南苑路、龙瑞路、龙翔路、兴黔路、奥兴路、诚信路、碧海路、金源街、凉筑路、金园路、金湖路、金朱西路、金朱东路、龙泉苑街、金清大道。如八音路源自布依族曲艺“八音坐唱”而得名。
2009年10月20日,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告了金阳新区已经建成的六十四条道路的正式名称。2012年12月,国务院批复新区成为新的行政区划,定名观山湖区。经过不懈努力和开拓,观山湖区面积307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座现代化新城已经初具规模。目前,观山湖区入住人口已超过四十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