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也谈贵山富水
所属图书:《贵阳地名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01 文章字数:2591字

也谈贵山富水

贵阳位于黔之腹地,是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这里气候宜人,是爽爽的贵阳。清贵州巡抚乔用迁在《署园即事》中描绘:“黔中无平壤,到处皆崒嵂。奇特云霄矗,秀气时凝结。”贵阳是一座山城,周围群山环绕,贯城河像一条玉带从城中蜿蜒而过。贵阳地域崇山峻岭、河流纵横、竹树丰茂且溪塘泉井无数,正如清人何素儒描绘:“黔山秀水,不乏美泉”。贵阳城北有贵山,即贵人峰,似贵人耸立。因为山上悬崖形似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俗称“关刀岩”,贵山海拔1374米,城垣因坐落此山之南得名。贵阳城南有富水,发源于城南的八里屯,富水原来经舒家寨到市南路流入南明河,因为蜿蜒迂回,沿途灌溉农田,寓富于民,称为“富水”。现在富水依然,水源现位于省物资储运公司仓库内,只是水流渐小,到二戈寨就已经断流了。贵阳作为山区,除了南明河、贯城河、市西河,还有每日盈缩上百次的圣泉等数不清的井泉。民间传说:贵阳北依贵山,前有中军(白崖山),后有金舆(轿子山、斗篷山),右有玉马(马鞍山),下有千军列队,后有万夫簇拥之势,与南面富水遥相对应,乃风水宝地。贵阳物产丰富,人民勤劳,自古以贵山、富水作为贵阳秀丽山川的代表,同时以贵山富水来希望、象征贵阳“富贵”。

贵阳有关贵山富水的记载、描述很多,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引旧志记:“贵山绕前,富水拥后,沃野中启,复岭四塞”来描述贵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人吴旦作《贵山耸秀》:“山能特立方称贵,人必孤行始足传。纵使岱山高万丈,若无孔子亦徒然。”清雍正甲辰武进士曹石作有《富水晚兴》:“薄暮秋江岸,蘋风起渐微。临流梳石发,依浦拾渔衣。晚树翳寒寺,虹桥带落晖。孤霞天外举,水际鹭鸥飞。”清同治知县刘韫良作有咏贵山、富水的对联。《贵山》对联:“巍巍北极高凌,置诸五岳之间,势难相抗;赫赫南邦永镇,超乎九州而外,名有独尊”。《富水》对联:“金泽潜施取勿取,廉罔能伤,在涧偏宜廉士隐;灵远导利所利,善无弗赉,临渊恰有善人居”。水口寺中魁星阁有乾隆中期对联:“笔垂露而气如珠,扫除瘴雨蛮烟,新入光辉标雅榘;半量才且文在手,指点贵山富水,长抒灵秀毓群英”等等。

贵山耸秀 何任叔摄

贵阳位于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地处远离中原的边陲,由于开发较晚,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加上常年阴雨霏霏,因而有人将明代王世性刻画贵州环境特色的佳句“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引申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说法。清贵州巡抚庆保在《重修扶风山寺记》中说:“黔中跬步皆山,形如聚米,蜂攒蚕列,荦确而为蹄辙之妨,行役者恒苦之。然贵阳省会,风景清佳。”在地理形态方面,贵阳和全省一样,是以丘陵为主的高原地区,形象说法为“八山一水一分田”。清道光年间麟庆作《鸿雪因缘图记》描述:“余按黔中,奇峰插天,势极雄秀,间气钟之,人亦类然。”贵阳的宜人气候,久负盛名。清康熙《贵州通志》就有记载:“贵阳风气和平,土壤桡瘠,冬不怯寒,夏不盛暑。”《黔中风土》述:“贵阳四时多雨少晴。雨则寒,晴则暖,夏则昼热夜凉,无严寒酷暑。”描绘西南三省气候的谚语是:“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下雨如过冬。”贵阳城内的平均海拔约1100米,紫外光强度低、空气湿度大,因此,贵阳居民的肤色较好。平原的人到贵阳也不会有高原反应。贵阳处于上风上水地域,环境优越。从气候环境看,贵阳处于北纬26度附近的云贵高原中段,倾斜呈梯度的地势面向海洋,属黔中副热带湿润温和气候区域,年平均降雨量12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约15.3度,夏季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24度,冬季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5度。可以说是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爽爽的贵阳。

清末水口寺

贵阳虽然位于云贵高原,但是海拔并不高,在六区之内最高的山是海拔1712米的花溪皇帝坡;在全域范围内是清镇的宝塔山,海拔1762米。贵阳的山脉源于广顺白云山北沿依次为高峰山、斝角山、兰花坡、牛角坡、玉灵山、东林寺山、长坡岭、凤凰山,由此南行偏坡到茶店玉马山后分支,向南为崆峒、巫峰、相宝、扶风、栖霞诸山,至观风台;西行有金鳌、天马及黔灵群山到营盘坡。从白云山东迆的山脉经广顺、燕楼,由东北入贵阳境,依次为斗篷山、桐木岭,往东到孟关分支,北为金凤、三台、挂榜、高连、文笔、笔架诸峰,至南岳山止,图云关东行有沙帽山、文峰、马鬃岭、眠牛山、南静山至南明河沿岸诸山。

围绕老城周边的山,城东有栖霞岭、螺蛳山(扶风山)、铜鼓山、真武山、金鳌山、相宝山、狮子山;城东北有骷髅山、硐山、葫芦山、崆垅山、巫峰山;城北有天马山、金鳌山、白崖山、黄莺山、马鞍山;城西北有黔灵山、象王岭、坎马山;城西有罗汉山、华家山、狮子山;城南有凤凰山、南岳山、文笔山、交椅山;城东南有鸡冠山、蓑草坡。栖霞岭因为有老虎出没叫“老王山”,也题为“龙山”,黔灵山则题为“虎山”。以上诸峰,金鳌一双城外守望;两座狮子山距守护城。加上城南、城北两座文笔山峰交相辉映,犹瑞兽临城镇守四方,妙笔生花气象万千。

贵阳称为贵山富水还在于贵阳城建于五虎擒羊之福地。贵阳城北六冲关有五虎擒羊峰,也叫五虎朝阳山。自古以来凡是平顶高峰都视为老虎山,贵阳城周围就有五座这样的山。环绕老城周边还有五座虎山,分别是:相宝山、东山、朝阳洞山、香墨山、猫猫坡。相宝山又名象宝山、玄德山,因为山顶平斜得名“平顶高峰”;东山也叫栖霞岭,又因为旧时老虎出没叫老王山;城南的朝阳洞山就在朝阳洞路旁边;香墨山紧邻解放路,位于省军区西北,也叫猫猫坡;还有另外一座猫猫坡在贵阳市第四人民医院背后。

人们常说有山没有水,有景也不美”。贵阳域内有河流98条,有长江的主要支流乌江。比较有名的有:小车河、水磨河、干坝河、普渡河、龙洞河、鱼梁河、白水河等。流经贵阳城的最长河流是南明河,自源头到河口干流处约有142.35公里,干流全长215公里。四方河自中曹接改茅水、沙井水、陈亮水和摆郎水,河段如矩,据说贵阳就是因为四方河而曾经得名“矩州”。此外,桐木岭是长江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贵阳不仅河流纵横,而且湖泊星罗棋布,有国家级风景区的红枫湖,还有百花湖、阿哈水库、松柏山水库等。

南明堂

百花湖 何任叔摄

总之,贵山富水孕育了贵阳,人道是:黔中无平壤,筑城好风光,贵山绕富水,生活似天堂。经过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如今,贵阳就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军师刘伯温当年预言的那样:“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贵阳地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