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因物产、动植物、形胜而名的地名
所属图书:《贵阳地名文化》 出版日期:2016-08-01 文章字数:2275字

因物产、动植物、形胜而名的地名

筑城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因此被称为“爽爽的贵阳”。贵阳属于亚热带湿润温和型气候,由于地处黔中高原丘陵地带,海拔落差大,且是典型的岩溶地貌,不同环境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不仅风景独具,而且物产丰富、动植物繁多。贵阳地区有动物300多种;植物中仅药用的就有3700多种,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地之一。所以,古往今来形成的地名多与山川形胜、物产、动植物有关。

因物产而名的地名:枣山路自黔灵山公园门口起至延安西路中段止,全长650米,1958年修路因为经过山坡都是枣树,以老地名枣山坡、枣子山命名。松山路自罗汉营路起至彭家湾路止,全长1320米,1986年因路旁山上松林得名。梓木巷长约570米,因该地曾有梓木而名。山花巷长约600米,在富源南路中段。因为此地通往山花开放的山坡,于1986年命名山花巷。山楂巷长约200米,在八鸽岩路,因有贵州特产山楂树,于1986年命名。白果巷自北横巷起至毓秀路止,长约150米,1986年因巷内有白果树命名。冬青巷自富源南路贵阳铁路分局工务段左侧巷口起,向东绕行回到富源南路贵阳铁路分局工务段右侧巷口止,因巷内多冬青树得名。红豆巷自香狮路起到浣纱路止,因巷内有一棵红豆树命名。林木巷长约100米,自百花大道起至金关巷止。因从前此巷周围全是树林命名。刺梨巷自马王街起至贵州汽车制造厂职工医院止,因附近山上生长有刺梨得名。笋子冲巷自野猫井左侧起至笋子冲山腰止。因此地以前是多竹笋的山冲,巷道因此得名。桑园巷自友谊路市燃料公司宿舍起至敦临巷止,约长300米。因为1949年前这里是桑园得名。黄花街旧名黄花村、黄花田,在三桥南路。因为此地过去广植黄花得名。菜园巷在永乐路,因为巷内原有菜园得名。蓑草路长约200米,因为此地山坡原来满是蓑草得名。槐树巷长620米,自松山路东段北侧巷口起到山顶止。因为域内有槐树得名。樱花巷自省政府西侧门起到白崖山脚止,全路长约200米。因有樱花树命名。梨树巷位于二戈寨,1958年成为巷道,长约240米,因此处有梨树林命名。此外,因物产而名的地名还有蒿芝塘等。

因动物而名的地名:燕子岩路长4.5公里,历史名称燕子岩,又名捆草田,由于路旁山上有燕子栖息的岩洞据此命名。南苑路那里由于旧时豺狗出没俗名豺狗坡,因为金华苑南苑建成为路名。鲤鱼街长520米。自北新区路起至威清路止。因为路旁原来有鲤鱼塘,周围水田里放养鲤鱼而叫鲤鱼村、鲤鱼田,1986年被命为名鲤鱼街。鲤鱼东巷自鲤鱼街中段起至北新区路止,长约400米,因位于鲤鱼街西面得名。白鲦坝路自上坝山起至白鲦坝止,因附近河中有白鲦鱼命名。北京路铁桥以东,旧时地名因豺狗出没而叫豺狗湾。猫猫坡位于解放路,过去贵阳民间称老虎为大猫,那里因老虎出没叫猫猫坡。鸭井巷自樱花巷中段起至鸭子井止,因为此地称为鸭子井的上下两个池塘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前有野鸭得名。

因形胜而名的地名:狮峰路长约500米,自浣纱路起至中建四局职工医院止,因为位于明代“贵阳八景”之一的“狮峰将台”之下,于1986年命名为狮峰路。金顶山因每夜半有神灯万点,由山麓飞往山顶得名。古人题咏:“峭壁势摩天,虎气高腾,鬼斧千寻云外劈;纯青光灼地,蟾辉远映,神灯万点月中朝。”圣泉路自中坝路起至圣泉止,长约1000米,因通往圣泉得名。狮子路全长250米,自宝山北路起至狮子山垭口止,1986年以路旁狮子山命名。马尿岩在乌当区新堡乡阿杜(布依族语“美丽”之意)河,因一股泉水从陡峭山崖上泄入河中,因居高临下会意得名。黄金路俗称黄土坡,长约425米,自枣山路起至延安西路止,沿路有省粮油机械厂、市运输公司、市交通宾馆、客车站等。月亮岩路因为月亮岩得名,月亮岩因山崖高耸似满月而名,长约700米,自南明环管站至晒田坝止。红石街因此路段内水井底有红石板得名。白沙巷因巷内两口水井井底均有白沙得名。黄土坎路自富源南路的八公里处南明复烤厂右侧街口起到铁路涵洞止,全长379米,因为旧时是黄土坎得名。梭石巷又叫梭石马,自文昌南路起至西湖巷止。过去巷道内有一处陡坡,巨石斜卧于路旁,孩童喜从上部往下滑,贵阳话称为“梭”,所以叫梭石马,1949年改称现名。雄狮巷自百花山路通往狮子山,1998年因此命名。红岩路起于水口寺桥南侧,沿牛渡河东岸行而达红岩冲,因路旁红岩得名。南通巷从解放西路起,到玉厂路止,全长约40米。贵阳向南的坡地称为“冲”,由于此地低湿,俗称“烂冲”,后用谐音改为南通。凤凰路因为凤凰村得名,凤凰村因为凤凰哨得名,凤凰哨因为位于凤凰山脚得名。凤凰路全长582米,自花溪大道北段太慈桥头起至解放西路止。

在上述地名之外,贵阳还有许多因人而名的地名。如夏状元街、曹状元街,因在街坊有声望的名人地名就有许多。如尚武巷长约100多米,因清代有尚姓大户住此得名尚家巷。1951年以“崇尚武备”之意改为现名。余家巷原来叫猪尿巷,自黔灵东路至普陀路止,全长440米,因1942年此巷一家余姓住户医术远近闻名,而改称余家巷。何家巷位于海马冲街,因原来何家村得名。周家寨路位于白云大道,因清乾隆十八年,即1753年此地建有周家祠堂得名。黄家巷自富水南路至巷顶约80米,因清代黄姓大家住此得名。蔡家街自文明路起到中山东路止,长约68米。旧时曾经因蔡家豆腐坊得名蔡家坊,后更为现名。

在城市扩展和旧城改造中,许多因为物产、动植物、形胜命名的地名随之消失,如毛栗坡、桑树园、贯珠桥、沙锅寨、螺蛳湾、猫猫巷、打渔街等。因名人而名的地名如指月街的林家巷、护国路的哑巴巷等,也早已烟消云散,不知所终。

贵阳地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