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兴义市布依寨地名今译
所属图书:《兴义布依寨》 出版日期:2014-09-01 文章字数:4121字

兴义市布依寨地名今译

地名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得以产生和形成的,它是人类社会活动和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对地名起源问题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当人们生活在一个地方时,为了交往和实际生活的需要,需要给自己生活环境中比较突出的地形地貌及江河湖泊村寨等命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空间的扩大,为了交往联系的需要,逐步有了人工建筑的地名,诸如桥梁名、渡口名、道路名等等。特别是到了近现代,在有的地方,老的地名消失了,又出现了新的地名,如天生桥一级水电站的建成,被水淹没的村寨地名自然就消失了,后靠的新的寨名出现。如此等等都是地名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表现。

布依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无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布依族虽有了自己的文字,1956~1958年在部分地区试点使用《汉布辞典》学习布依文课本,进入60年代初就停止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80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民族语言科学讨论会,重申了党的民族语言政策,布依文又才逐渐恢复推行。1984~1985年兴义派5人到贵阳学习布依文,返县后未能得到推广)。从明、清两代到民国时期,除一些谱牒、碑刻、通信、文书直接用汉字记述外,布依族大量的历史文化均属口头传述,世代相沿。

布依族语言世代相传,直至如今,地域虽广,但语音差异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一工作队在《布依语调查汇报》中,把布依语言分为三个土语区,即黔南土语区、黔中土语区和黔西土语区。认定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兴义市境内的布依语属黔南土语区。

依赖田地世代生存的布依族,不仅得到了土地丰厚的回报,同时也与田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以田作为地名的情况在布依族中较为多见,布依族将田叫作“nà”,汉字记作“纳”,田埂叫做“寒纳”,以此称做寨名的如巴结镇的纳磨、纳明、平纳佬,泥凼镇的纳台、纳丰坪、未纳昂,下五屯办的纳绿、上纳灰、中纳灰、下纳灰,仓更镇的纳达、则戎乡的纳具、顶效镇的楼纳等。如果是以水田坝命名的则被叫做“dōng”,汉字记作“恫”,如泥凼镇的恫拉,沧江的恫书,三江口镇的恫悧等等。

丘陵同样是布依族地区的主要地形之一,这些大小不一、高矮不同且与生活其间的布依人相依相伴的山峰、岩石是布依人命名的参照物,他们将谷地、湾槽、下游、下面等叫“ló”,汉字记作“洛”、“乐”,也有记作“龙”的。如洛万乡的洛万,上龙岩、下龙岩,下五屯办的乐立等。在泥凼的布依语中又叫“pō piā”,汉字记作“坡”、“坡岜”,如泥凼镇的坡尾、坡关、坡哩、偏坡、红坡弯,坪东办的坡贡,沧江乡的坡我等。还有河流中自然形成的大面积倾斜石板且成瀑布,上方石坝顺为堰塘引渠水到侧边灌溉农田的地方,布依语将它叫“tán ràn”,汉字记作“淡染”,如巴结镇原歪染街上(现被淹没)地名就由此而得来的,因为布依语把堰塘叫做“歪”。

布依族多是一个姓氏聚族而居成为一个村寨,这些村寨有几十户的小寨,也有上百户的大寨,单家独户的独家村极为少见。所以以村寨命名是布依族地名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定居农业民族的一大特色。如布依语叫寨为“mán”,汉字记作“板”,也有写作“满”的。有的地方也将它叫做“dàn”,汉字记作“胆”。如泥凼镇与巴结镇的相同寨名板江,沧江乡的板舍等。

布依族居住的地方既有山又有水,布依语把河叫“tá”,小溪叫“wěi”,汉字分别记作“达、打”“未”。居住在河边的村寨叫达某寨子,如泥凼镇的上达力、中达力及下达力;居住在小溪边的村寨叫未某寨子,如洛万乡的未麻、未舍、未牙贤、未罗兰,泥凼镇的未纳昂等。

在布依语地名中也有与其他民族一样以人体某个部位的名称来作地名名称的,如“口”,“嘴巴”布依语叫“pá”,汉字记作“坝”,那么,居住在河口或河岸上的村寨就叫坝某寨子,如洛万乡的坝万,沧江乡的坝达章,泥凼镇的坝达令等。又如“山头”、“头部”的“头”布依语叫“jiǎo”,汉字记作“教”、“交”、“巧”等,如巴结镇的交陆。布依语称坡与坡之间的垭口为“ang”,汉字记作“昂”,则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寨子叫昂某寨,如泥凼镇的昂甲,巴结镇的昂未等。

布依语称“场坝”为“yī”,汉字记作“医”,赶集叫“浩医”。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南盘江一带就有依十二生肖命名场坝赶转转场,一直沿用至今。将三江口场坝叫“医夏(子·鼠场)”、泥凼场坝叫“医票(丑·牛场)”、乌舍场坝叫“医产(寅·虎场)”、歪染场坝叫“医冒(卯·免场)”、巴结场坝叫“医喜(辰·龙场)”、革布场坝叫“医戏(巳·蛇场)”、马街(央索)场坝叫“医撒(午·马场)”、扯鸿场坝叫“医汝(酉·鸡场)”、敬南场坝叫“医善(戌·狗场)”等。但并非十三天才赶一场,而赶两场,这是依“子午”、“卯酉”、“辰戌”、“丑未”、“寅申”、“巳亥”干支组合来赶集的。如马场赶“子午”、革布赶“巳亥”等等。

布依语在构成地名时大多是双音节词,相当于汉语中所说的两个字;地名构成特点是“中心语加定语”的结构,与汉语地名的构词法不同甚至是相反,汉语的地名结构是“定语加中心语”。布依族地名在音译中的第一个字或词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它是构成地名的主要成份,而后一个字或词则是修饰前面那个字或词的。如前文提到的仓更镇的“纳达”就属这一情况,“达”是“河”,“纳”是“田”,按布依语的意思及地名结构是“河田”,即河边的田,而汉语则写成田边的河,因河是主流,田是在河坎上的。因此,它的结构与汉语是不同的。布依语同英语的构词法基本相同,它们是汉语的“倒装句”。如英语“Long liv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依构词顺序英译汉是“万岁共产党中国”,正规应译为“中国共产党万岁”。布依语的其他名称也是如此,如“田埂”,“田”叫“纳”,“埂”叫“寒”,全称叫“寒纳”,若按汉语的字面便译为“埂田”了;又如布依语把“头”叫“教”、“脚”叫“旮”,“猪”叫“摸”,布依语将“猪头”叫“教摸”,“猪脚”叫“旮摸”等。

目前公布于地图上的地名都是按汉语及汉语结构处理的布依族地区地名,且有三种情况:一是音译地名;二是半音译半义译地名;三是义译地名。在这三种命名情况中,第一种命名情况较为常见,第二种命名情况较为少见,第三种命名情况则是极为少见的。

兴义市布依族村寨地名(音译)

地名  含义

洛万乡

未麻   未,小溪,小河沟,即小溪边的寨子

红航   红,大水塘,位于大水塘边上的寨子

坝万   坝,口、嘴巴,河口或河岸边的寨子

陇纳   纳为田,陇为箱,意为面山的田坝村寨

秧木   村寨周围森林茂密

洛万   大榕树下的寨子

色磨   色为角边,磨为新

龙岩   山梁下的寨子

未牙贤  未是小溪,牙为老奶,贤是人名,即阿贤两祖孙首先居住的寨子

未罗兰  小溪边上寨子

仓更镇

仓更   山坡上的寨子

纳达   纳为田,达为河,河边田坝上的村寨

平岸   岸指水田,水田边的寨子

白牛   原叫外薅,白为薅,牛为外

沧江乡

沧江   沧为三,江为中间,三个地方中间的寨子

坝汪   坝为嘴巴、口,河口上的村寨

坡我   土山为坡,我为芦苇,土坡上且芦苇较多的寨子

恫书   恫为水田大坝,水田大坝边的寨子

板舍   板,寨子,河边大寨

坝达章  坝为口,达为河,章为河名,意为大河岸边的寨子

泥凼镇

达力   达为河,力为河名,即河岸上游的寨子

未纳昂  未为小溪,纳为田,昂为丫口,小溪田上丫口寨

坝达令  坝为口,达为河,令为陡坡,即河口陡坡上的寨子

红坡弯  坡为泥山,红为湾,峡谷中的寨子

坡尾   尾与未同音,意为常年不干涸的溪水,即溪边寨子

色基   色为角边,基为松树,即松林边的寨子

恫拉   恫,水田坝,拉,下游,水田大坝下游寨子

纳台   纳为田,台为上方,大田坎上的寨子

乌舍   乌,喂,舍意不祥

昂甲   昂为丫口,甲,优等,即风光秀丽的丫口寨子

坡哩   坡,土山,哩为梨,盛产梨子的村寨

板江   板为寨子,江为中间,即中间的村寨

纳丰坪  纳为田,田坝上平坦宽阔地方的村寨

南盘江镇

昂来   昂为丫口,丫口上的寨子

纳磨   纳为田,磨为新,刚开垦水田的寨子

纳明   纳为田,明为名,有名气

阿哩   阿为乌鸦,哩为梨,即乌鸦和梨很多的寨子

坝林   坝为口,林为枧槽,用枧槽引水饮用的寨子

南龙   南同纳,即田的意思,龙即浑浊。本称纳陇,即浑水田上的寨子

纳孔   纳为田,孔为弯,居于弯田田坎边的寨子

交陆   交,头部,陆为槽,弯槽上的村寨

岩窝   岩,石峰,窝为低凹处,即高山低凹处的寨子

威风   险恶山势脚下的寨子

吉岭   坡顶上的村落

坡怀   怀,蛮竹,盛产蛮竹之处

柯纳树  地势险要的高坡上

水打龙  打即河,河坎上的寨子

平纳佬  平即平、宽,纳为田

则戎乡

纳具   纳为田,具为布依语,地点之意

卧嘎   贫瘠而田少的寨子

三江口镇

安沙   清静平安

恫俐   恫,水田大坝,大田坝中的寨子

色彪   陡峭山崖

娃寨   群山环绕,人欢马跃

敬南镇

必亮   石弯槽

洒报   水洒芭蕉

清水河镇

泥溪   山谷中的寨子

响格   热闹非凡

戈米   山崖边寨

车榔   槟榔林寨

章古   清静安稳

海马笃  放马坪

乌拉   榕树美境

瓦嘎   泥土烧出好瓦之寨

厂乐   石磨寨

那白   田边寨子

丰岩   石岩山冲之寨

古磨   凿判石磨的寨子

万屯镇

谢科   森林深处好村落

佐舍   松树多的寨子

阿红   湖边村寨

海舍   河边

哪板   板,寨子,田坝中的村寨

木那陇  盛产果木

者磨   狭窄的山谷

鲁屯镇

章磨   土地肥沃,大坝子

顶效镇

顶效   绿色水塘

楼纳   纳为田,即寨子田很多

细纳   有河流从田坝中间穿过的寨子

乌沙镇

竹基   盛产竹类的寨子

这打   河边寨子

洒泥   水多,土路泥泞

威舍镇

阿依   山水秀丽

威舍   山峰俊秀

谢洒   雨水充沛,米粮川

发哈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白碗窑镇

普哈   汉族寨边

抹挫   山中村落

木贾办

坡贡   山窝子(洼地)

坪东办

尾岔   数山延伸交结处的村寨

那年   藏有铜鼓的田坝

下五屯办

纳绿   纳为田,即田多地广

高卡   出阴河水,秀丽的村庄

乐立   谷地水田多

普嘎山  高山半山腰

纳灰   纳为田,灰,湾槽,即湾槽田坝上部的寨子

桔山办

董谷   古榕参天,山谷秀丽

丰都办

普硐   石山环绕的山间谷地

坝树   森林上面的寨子

树洒   林茂水秀

洒贡   山弯下的寨子

兴义布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