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营上榕树群
所属图书:《兴义布依寨》 出版日期:2014-09-01 文章字数:1897字

营上榕树群

营上,我却认为应是“云上”了。要不,那成百株古榕树为何遮天蔽日般生长在山顶,那缕缕轻烟似的白雾,为何依依不舍萦绕在山腰呢?山欲高,烟雾锁其腰。人还在山脚爬行,早就被山巅那云蒸雾绕、如诗如画、充满诱惑的神秘深深吸引了。

沿着九曲弯道的盘山公路,车子像负重的蜗牛在缓缓蛇行,路旁的茅草、野花、绿树随风摇曳,仿佛在含情脉脉地向远方的客人点头微笑。从兴义市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沿324国道行至马普公路,穿田畴,过平寨,远近闻名的营上便到了眼前了。营上为典型的布依族村寨,近百户布依人家散落于山顶。前来寻思古之悠情、旅游度假、游山玩水的人,弓身爬行,大有朝圣的意味。在交通发达、文化相对繁荣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渗透。特别是在那些多民族杂居的地方,常常形成“高山苗,水仲家,仡佬住在石旮旯,不高不矮是彝家”的格局。在云贵高原上形成汉族居平坝,布依族居水边,侗族居山腰,苗族居山巅(或深山)的分布状况。但营上的布依人家为何舍肥沃平坦的田坝而移居山顶呢?这似乎可从营上依偎的小山头上的战乱遗存的残垣中找到蛛丝马迹,除此,营上建于山顶之神秘,便成了一道难解之谜了。

上营上的路有点陡,之字形向上蜿蜒的泥石便道,吃力翻过了一个长坡。突然,一重重、一片片生机盎然的古榕枝干上衍生出一排排、一丛丛向地下垂直倒挂的根,酷似布依少女手中挥舞的素色纱巾,更似一把把竖琴,应着林间鸟儿的欢快啼唱,合奏着一曲曲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布依迎宾曲。

那一棵棵三五人才能合围的古榕树,树干粗壮,树冠硕大,四面伸展的树枝梢头绽放着碧绿的叶片,与苍穹的蓝天白云互为映衬。悠闲欢快的鸟儿在林间跳跃,展翅穿梭,嘴里发出悦耳动人的欢歌。这些自然生长的榕树,树龄近百年,龙鳞般的树干,龙爪似地匍匐地下的树根,如根根巨大的营养管道,为参天的大树汲取养分,这些树根顽强地钻进石缝、山旮旯。世人惊叹的树包石、石包树,在这里举目皆是。那一根根缠绕在石包上、石缝里的根,硬是胀破了顽石,让你不得不敬佩大自然的神奇。我曾在云南西双版纳原始森林中穿行,那里榕树固然多,独木成林的奇观也不少,但大都是生长在土壤肥沃的平地寨旁,要如营上这般成百株古榕生长在荒山秃岭,且生命力又如此旺盛,孤陋寡闻的笔者平生还是第一次发现,难怪同行的朋友们会发出一声声惊喜的赞叹。

营上古榕树 吴明摄

营上古榕树 黄正书摄

营上古榕树与石共生 黄正书摄

在营上榕树的包围圈里,是石板砌墙、泥瓦盖房的布依山民房屋,一栋栋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石板房错落有致,若隐若现地镶嵌在山坳里、绿树丛中。天性好客的布依兄弟姐妹们见客人来到,无不笑脸相迎,热情问候,邀请进屋做客,哪怕是在院子里品杯山茶,喝碗米酒。在布依人的习俗里,每逢节庆日子,谁家宾客多,说明主人人缘广,会为人处世,这在全寨人面前是很体面、很风光的事。老人们在树荫遮盖的院子里逗孙儿嬉戏,天真活泼的小孩们欢天喜地,鸡鸭鹅友好地在小巷闲庭信步,炊烟在高耸着电视天线的房顶袅娜,山雀在林间歌唱,好一派山村野趣图,好一方现代桃花源!“天然氧吧推营上,避暑何必到庐山。”楹联高手、民族师专老教师王永龙先生诗性大发,随口便道出了心中的感慨。身处营上人间仙境,城市的喧嚣,人情的淡薄,人世的荣辱,皆忘得一干二净了。

站在营上的山头,俯视山脚起伏的山峦、川流不息的车辆、平坦的田野,那潺潺流淌的小河,婆娑的竹林,盛开的桃红李白,任饱含山野微甜的清风拂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顿然生发。世人追求的田园风光,回归自然的桃花源境界,已然呈现眼前。哲人曰:世上并不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据寨中老人介绍,这营上的整座山下面是空的,有个大溶洞,洞里石笋、石柱、石钟乳等奇观保存完好,一应俱全。洞内大厅可容纳上千人。最奇特的是洞口处自然生长着一棵大榕树,粗大的两棵主根至洞上沿自行分叉,紧紧护卫着洞口——酷似生命之门。进入洞口的人,是否在体验生命的轮回呢?可惜我们未带手电筒,只能伫立洞口双手合十参拜。布依族崇拜的是自然,他们的图腾是树木和山水,这也许正是布依人世代居住环境都是山清水秀、绿树环绕的原因所在。

营上区位优越,民族特色浓郁,是吸引都市人节假日休闲的胜地。只要精心规划,实行保护性开发,将马普路至平寨达营上的毛路扩建成柏油路,一个鲜活的布依山寨将更独具特色,更鲜活了。

下山的路上,意犹未尽的人们仍恋恋不舍地回头张望。我心里默想:营上是一篇精巧的美文,应细细地读;营上是一壶老酒,需悠悠地品;营上是清纯的布依少女,要真心去爱,才能掀开她那神秘的面纱……

哦,营上,我还会再次投入你的怀抱,你的风彩一定会被世人青睐,随悠悠岁月的流淌而声名远播……

兴义布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