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菁:依恋山林的“布谷鸟”
带着一个梦,她回到兴义
1971年,王菁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市万屯镇新桥村坡落组一个布依族家庭。多情的布依山歌,绚丽的布依服饰,浓郁的布依礼俗,使王菁从小对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家乡产生了深深的依恋。
1992年,王菁走进北京服装研究所学习服装设计,获中级服装设计师资格。一起学习的人大多选择到沿海发展,她却执意回到贵州,选择在安顺云马服装厂就职。云马服装厂主要生产公安制服和工厂工作服,一般是定型化生产,谈不上服装设计。
为了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变成实在的东西,1994年初,王菁辞去云马服装厂的工作,到安顺民族色织蜡染厂就职。在这里,王菁在民族服饰设计方面的天分得到初步展示。1994年儿童节,安顺儿童穿着她设计的民族蜡染服装到北京参加演出,吸引了众多艳羡的目光;她设计的服装还参加了云南傣族泼水节民族服装展览、贵州服装博览会,深受好评。
布谷鸟公司扩建的民族风情园效果图 王菁提供
布谷鸟民族服装生产车间 王菁提供
在安顺民族色织蜡染厂工作期间,她看到来黄果树旅游的游客到工厂参观购物,游客都特别喜欢贵州民族特色产品。怎样让黔西南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产品走出去?这个念头紧紧缠绕在王菁的脑际,挥之不去。
王菁特地向公司请了假,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她走进南盘江畔的布依族村寨,走进深山里的苗族村寨,收集了不少苗族刺绣和布依族土布,买了很多富有特色的布依族苗族服饰,还挑选了一些独具匠心的民族工艺品。回到安顺,她将这些煞费苦心收集到的布依族苗族手工制品拿到民族色织蜡染厂展示厅进行展示。
国内游客来了,在展示厅里那些来自兴义的服饰和工艺品前流连;国外游客来了,纷纷拿出钱包掏出花花绿绿的钞票要求购买这些色彩斑斓的展品……王菁笑了,开发民族特色产品的打算变成了坚定的信念。带着这个信念,带着一个梦,她离开安顺回到兴义,回到朝思暮想的“山林”。
只要唱得好,不愁没人听
王菁设计制作的民族服装和工艺品先后进入各种民族旅游文化活动场所,得到充分展示。2002年以后,王菁先后承担了马岭河漂流节、安龙荷花节、顶效布依查白歌节、贞丰布依风情节、兴仁苗族风情节、兴义金秋万峰旅游节表演服饰的设计制作;2005年,胡锦涛到兴义,与各族群众一起过大年,受总书记接见的黔西南州劳模、少数民族代表及州、县、市领导穿着的布依族苗族服装,都是王菁亲自设计和制作的;王菁还为全国人大代表王丽蓉、杨喜秀、姚先祥、黄榜泉以及党代表王敏琴设计了出席会议的民族服装、为2008年贵州省高考文科状元查方梅设计了布依族盛装;贵阳白云区“国际风筝节”、六盘水市布依学会成立、毕节市织金县布依学会成立、贵定县“金海雪山节”、六枝特区陇脚乡“月亮河布依文化生态园”开园、黔南州50年州庆等活动的民族演出服装、道具、礼品,广西隆林县50年县庆、浙江宁海“徐霞客开游节”、云南省红河州五十年州庆、广西隆林“苗族跳波节”等庆典活动的民族演出服饰,也都是王菁设计制作的。王菁还带着产品参加西安中西部经贸洽谈会、上海交流会、广西东盟博览会、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新疆喀什中亚南亚国际贸易促进会等。
2011年,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贵阳举行,王菁为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运动员设计制作了民族服装,同时仁怀、镇宁、六枝等县区市少数民族运动员穿着的民族服装也是她设计和制作的;全省第六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兴义召开,王菁设计制作了演出服装和志愿者穿着的民族服装。
现在,州内外乃至省内外有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开展活动需要民族服装,都纷纷找到布谷鸟公司。州、市政府和有关单位把布谷鸟公司制作的布依民族服饰作为礼品赠送外宾。布谷鸟公司已经成为外面客人了解黔西南、黔西南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一个桥梁和纽带。
王菁设计制作的服饰和民族工艺品已经走出兴义走向世界,布谷鸟公司以独有的特色,赢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先后在国家商标总局申请注册了“布谷鸟”、“布谷鹰”、“布依福”、“好花红”、“刺梨花”、“万峰林”等6个商标;被定为全国少数民族特需产品定点生产企业,贵州省“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免检企业”、“文明企业”。
传统,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2006年6月,王菁应邀到澳门参加国际知名画家刘春草先生的个人画展,她特意穿上自己设计制作的布依族服装到现场展示。澳门特首何厚铧走进画展大厅,一下被王菁穿在身上的布依族盛装吸引。何厚铧走到王菁面前,问她这是哪个民族的服装?当了解到这是布依族的服饰时,何厚铧很感兴趣,仔细询问起布依族文化、习俗等方面的问题,还与王菁合影留念。
王菁生长在布依族人家,对布依族习俗、礼仪、服饰等很熟悉。作为一个创业者,她不能囿于家乡那个小圈圈。在她看来,布依族服饰是质朴的,是美的。因为质朴,就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如果不加以创新,就无法适应人民群众在审美上的发展变化,再珍贵的东西也会因没有人关注而渐渐地淡出人们的生活,甚至被人遗忘。而对一种文化的继承,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挖掘、开发、创新,使它得到人们的认可,得到人们的喜爱。
王菁走遍黔西南州各县市,到过贵阳、六盘水,西上云南,南下广西,为挖掘民族服饰文化奔波。为得到六盘水一个山村布依族服饰的图案,她只身一人,冒着严寒,忍着饥饿,行程100余公里,直到把资料收集到手。
通过创新设计,王菁让民族服饰成为为大众接受的产品,成为外界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桥梁和纽带;她做的不仅仅是一项产业,同时也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让民族文化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的善事。
一路阳光一路歌
王菁兴办兴义市布谷鸟实业有限公司,致力于民族服饰、民族旅游产品和民族饮食文化产业的开发,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路。有人说她是布依族山寨飞出的金凤凰,她说自己是一只依恋山林的布谷鸟。
2002年,王菁创办布谷鸟民族旅游产品经贸中心,担任总经理。
王菁身着布依族盛装参加人代会 王菁提供
2004年7月,王菁创办兴义市布谷鸟布依风味酒楼,同年被评为黔西南州“三八红旗手”,当选黔西南州布依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2005年2月7日,作为黔西南州28名劳动模范、少数民族代表之一,王菁受到前来兴义慰问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4月,王菁创办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同时被州总工会评为“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2006年2月,王菁当选市政协委员、市工商联执委;7月,当选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她设计的布依族系列服饰参加“开磷杯”多彩贵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在黔西南州选拔赛中获最具民族特色奖和最佳创意奖,在贵州省决赛中获最具民族特色奖;10月,王菁被评为黔西南州“十大杰出青年”。
2007年,王菁被评为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
2008年3月,王菁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2月,被评为贵州省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企业获省经贸厅批准的进出口贸易权。
2009年9月,王菁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受到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作为少数民族代表,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
2010年12月,省委宣传部授予王菁“四个一批”创新人才称号;省妇联授予布谷鸟公司“女大中专学生创业基地”,授予王菁“女大中专创业扶持行动导师”称号。
2011年3月,省经信委授予王菁“百佳小老板”称号;10月,汇集民族服饰设计制作、民族旅游商品、民族餐饮开发经营、民族歌舞表演的布谷鸟民族风情园在桔山街道办民族风情街动工建设。
2013年1月,王菁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结语
虽然布谷鸟公司还处在发展和创业时期,但王菁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尽微薄之力回报社会。先后为东南亚海啸受灾地区以及国内凝冻灾区、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和州内望谟县复兴镇平绕小学、普安县白沙乡贫困户等捐赠了6万余元的现金和物品。家乡修路,她争取到州、市民宗局资金3万元、扶贫办资金7000元,自己拿出5000元,把公路修进家乡寨子里,改变了家乡父老一出门就走烂泥路的历史。
2008年4月,王菁成立了布谷鸟文化艺术演出团,又打开了一扇让外面客人了解黔西南民族文化的窗口。
2011年10月23日,投资3700万元、占地5.8亩的布谷鸟民族风情园在桔山街道办民族风情街动工建设,这是全方位开发民族文化产业的一个大项目,是王菁扩大公司规模,进一步拓展民族文化开发领域的一个大手笔。风情园通过民族民间文化展示、民族服饰设计制作、民族旅游商品和民族餐饮开发以及民族歌舞表演等商业活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助推民族文化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依恋山乡的“布谷鸟”王菁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黔西南州的民族民间文化在她和一大批有识之士的共同推动下,一定会迎来绚烂多彩的明天。
布谷鸟民族风情园一角 黄正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