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郎与白妹:布依民族的婚恋偶像
查白歌节盛况 张霆摄
我国各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各有千秋,民间传说五彩缤纷。而布依族的查白歌节,则以其独特的方式,优美的传说,吸引着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各民族男女老少,于歌节前后,相聚在以兴义市顶效镇查白村及其附近各个布依族村寨,交朋结友,走亲串戚。特别是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这天,成千上万的各民族青年男女,穿着节日盛装,唱起山歌,吹奏箫笛,弹着月琴,从方圆几百里外赶到查白场上,进行对歌,比试金嗓,比赛智慧。同时,谈情说爱,选择自己知心合意的情侣。如今,查白歌节已成为以布依族为主的同时有各民族人民参加的重大节日。
一年一度的布依族查白歌节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越来越热闹,越来越隆重,久盛而不衰?这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动人传说。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则民间故事,是这样的。
很早以前,在查白这个布依寨子,有一个叫查郎的年青人,为人正直,勤劳勇敢,且品貌端正,长得一表人才。他从小跟父亲上山打猎,练得一身好武艺,一手好箭法。离他家不远,有一个布依姑娘,人们叫她白妹,生得眉清目秀,人才出众,从小会收拾打扮,什么时候都清清爽爽,人见人爱。她又心灵手巧,屋里屋外、田间地头,样样活路都能干。她还有一副甜美的歌喉,远近闻名。
查郎白妹二人从小经常在一起唱山歌,一起放牛割草,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二人长大了,正准备结婚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发生了。
当时查白寨子周围都是莽莽苍苍的大山,山上长着茂密的森林,豺狼虎豹很多,经常到寨子里伤害人畜。
一天晚上,有一只猛虎又来到寨子里叼走了一个娃娃,人们都很气愤。查郎更是火冒三丈,决心要把老虎除掉。
查郎拿起钢叉,带上弓箭,与寨中几个青年,连夜去追赶这只猛虎。
老虎翻了一山又一山,跑了一天又一天,查郎他们也紧追不舍。这只老虎最后转回查白寨子背后大山里。它看到前面树林中有一个正在砍柴的姑娘,于是饿极了的老虎凶猛地向姑娘扑去。
这个姑娘正是白妹。这天她独自一人上山砍柴,忽然听到呼呼风声,知道有野兽袭来,急忙操起柴刀,转过身来,正要和老虎拼斗,只听“嗖”的一声,扑上前来的老虎忽然从半空中栽了下来,倒在地上挣扎。
原来,查郎他们脚跟脚追寻老虎,看到老虎跑起来,查郎急忙拉满弓,狠狠地一箭射向老虎,正中虎颈。老虎在地上翻滚,查郎又迅速骑上虎背,挥起铁拳,一顿猛打,最后把老虎打得断了气。
站在旁边的白妹和随后赶来的青年们,亲眼看到查郎打虎的惊险场面,个个佩服查郎的大智大勇。白妹更是对查郎感激万分。
寨里的人们以及附近几个寨子的男女老少,听说查郎打死了老虎,为民除了害,说不出的高兴。于是一个邀约一个,前来感谢查郎。查郎看到人来得很多,就和青年们把老虎剐了皮,将肉炖了几大锅。但来人越来越多,虎肉不够吃。于是他们又杀了牛和狗,一起放进虎肉汤锅里招待大家。
这个寨子有一个恶人,心狠手毒,经常为非作歹,人们叫他“野山猫”。他已娶了几个老婆,但看到人才出众的白妹,早就想得淌口水。这天晚上,他等到吃虎肉的众人散去后,就带起几个爪牙,到白妹家中,把白妹抢走。
查郎听说白妹被抢,立即跑到“野山猫”家,想救出白妹,但寡不敌众,结果被“野山猫”指使爪牙们活活打死。
白妹看见自己心上人被害,痛不欲生。趁看守的人不注意时跑了出来,到灶房里拿出一根燃得正旺的青树枝,点燃了旁边的柴草。
“野山猫”为了庆贺除掉查郎、抓来白妹的“大功告成”,与手下的爪牙们正在堂屋里喝酒吃肉,一个二个昏昏欲醉。当看到大火燃起来时,要想扑灭已经来不及了;白妹纵身跳入熊熊烈焰之中,追寻她心爱的查郎去了。
人们为了纪念查郎、白妹这对不畏强暴、为民除害的忠贞情侣,于是把查郎打虎的地方称为虎场坝;把众人吃虎肉汤锅的地方改名为查白场。查郎、白妹遇害这天是农历六月二十一,后人们就在每年的这一天,齐聚查白场上,对唱山歌,追思查郎白妹,表达对他们的爱慕之情,这就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歌节。
一个群众性节日的形成,并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在心理上的认可,决非一朝一夕之事。查白歌节之所以独具魅力,查郎和白妹故事传说了一代又一代,经久而不衰,是因为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千百年来,虽然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因素,现实生活是那样的严酷,但广大人民群众心灵中真善美的火花并没有泯灭,人们对生活并没有失去信心。查郎白妹是布依民族的代表,他们身上凝聚了一个民族的精神。
查郎与白妹,他们是布依民族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布依民族的罗密欧与朱莉叶。他们已成为布依民族婚恋的偶像。
1982年,兴义县人民政府正式公布,将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定为“布依族查白歌节”。
2006年6月,布依族查白歌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被列入《中国节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