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深山里的一颗碧玉
所属图书:《兴义布依寨》 出版日期:2014-09-01 文章字数:1212字

深山里的一颗碧玉

松林村口 黄正书摄

正是初冬难得的好天气,一轮红彤彤的太阳,刚从对面山垭口探出胖胖的圆脸,有如才跨出闺房的大姑娘,揉着惺忪的睡眼,显得是那样的慵懒娇艳。

我是昨天下午才到达松林这深山里的布依村寨的,今日一早,村长杨兴旺和寨里王桂堂等几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就约起我,踏着晶莹的朝露,呼吸着清新的略带寒意的空气,信步走进寨子背后的大山中,尽情领略这森林中的诗情画意。

这里真是浓荫蔽日。放眼望去,两三人抱不完的金丝榔、酸枣、黄铃茶等乔木,比比皆是。尽是十多二十米,还有二三十米高的,一棵挨一棵,直耸云天。树下,厚厚的枯枝败叶掩盖着肥沃土地,密密层层的灌木林,藤牵枝缠,生机勃勃,使人难以迈步。

我们在杨村长的带领下,左弯右拐,硬是从无路的树丛岩石间走出一条路来。行至半山腰,在一壁悬崖下的一块大石板上小憩。抬头望,一大片岩面平平整整。由于大自然的风风雨雨,岩面斑驳杂陈,五颜六色。一株直径20厘米的细叶香古树,从岩石缝隙间横生出两条枝丫。其中一枝,顺着岩面叙伸而上,另一枝则蜿蜒直垂到我们头顶。叶片细碎碧绿,香味浓烈,沁人心脾。透过枝叶往远处看,霜后的树林,浑如五彩的油画,红红绿绿。还有紫色的,黄色的、酱色的,显出凝重的气氛。同行的老人说,如是春天,这树林中有一种树,当地叫“罗漆树”,先开花,后发叶。其花如火,开在万绿丛中,格外显眼。又一位老人说,要是在酷热暑天,闲暇无事时,邀约一二棋友,在此品茶弈棋,那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另一位同行者说,贵阳的黔灵山也不过如此。只不过这里少几座亭子、几座庙宇而已。然而这里更清静,古树更多,野趣更浓!

鸟鸣更显山中幽,虽是初冬,但林中的各种雀鸟,仍然在我们的周围上下欢叫。其中一种本地叫朱矢雀的,一声声叫得特别清脆悦耳,与山下寨子里的雄鸡的啼鸣,组成了一阕山乡特有的晨曲。

这里没有城镇中的喧嚣。置身其中,身心俱爽。这真是一片清幽古雅、怡情养性之地。这一片少说也有五六百亩的树林,原是布依古寨的“神树林”。每年春夏的“三月三”、“六月六”,寨子里的人们都要带上三牲酒醴,按布依人古老的习俗,到树林中神树下祭祀,祈求大自然风调雨顺,人世间国泰民安。

近年来,“神”的观念在人们头脑中逐渐淡化,于是有人偷偷到林子里割柴。被村民们发现后,对其给予一定的处罚。这当然不是为了保护“神”的安宁,而是根据保护山林的村规民约。同行的村长告诉我,有人劝他们砍几棵大树去卖,几千上万元不成问题。但村长说,我们松林人宁愿穷点、苦点,多在其他方面想办法,也不能毁掉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一片绿荫,让后辈子孙骂我们是“败家子”。1980年,一棵黄铃茶断了两丫,村里分别以120元和180元出卖。其中一丫,买主就拿去做成了6口棺材,其树之大,可见一斑。村规民约规定,除非古树枯死,否则一棵也不能卖。

不知不觉,我们已登上山顶。山脚下,寨中的袅袅炊烟,与山中的淡淡雾岚融汇在一起。烟笼寒林,轻纱飘缈。人在山巅,似欲羽化而登仙。

兴义布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