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坡落散记
所属图书:《兴义布依寨》 出版日期:2014-09-01 文章字数:2413字

坡落散记

坡落田坝 吴明摄

坡落是兴义市万屯镇下坝村一个布依族聚居的村寨。全寨60多户30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布依族。

我们驱车从万屯出发,往贵阳方向,10多分钟就到了简槽沟寨子边,分路往左,顺着一条新修的乡村水泥路前行。

平整的水泥路两边,尽是大大小小的松树和杂树,高高矮矮的灌木林,青翠繁茂,一片绿色。

寨子面前,是一片数百亩的大田坝。田中水稻长势良好,预示着又是一个丰收年。田坝中间一条小河,流水潺潺。寨子里的人家,分布在田坝边沿丘陵上。寨里寨外,古树参差,郁郁葱葱。

布依族自古以来就是南方的稻作民族。居住地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长期以来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因而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坡落是一个古老的村寨,有悠久的历史。明朝初期,朱元璋“调北征南”平定云南和贵州后,在今日的盘县设立“普安卫”。今日的兴义市境内分属三营(黄坪、布雄、捧乍营)两所(中左、中右所)。其中,中右所23个屯寨,坡落就是其中之一。23个屯寨中,今日仍属兴义市管辖的,除坡落(史书上称“波罗寨”)外,还有郑屯、黑山、大地(纸场)、邓升、三家寨、鲁屯、石板沟、张屯、万屯、新堡、熊屯、牙齿田(鸭池田)等。其余村寨,在后来行政区划调整时,已拨归外县。

布依族是贵州世居民族,然而,坡落的不少布依人家,都说自己的祖籍在江西、“湖广”或中原其他地方。坡落寨中不少人还举出例子,说他们祖上早在清中后期和民国时期所立的墓碑碑文,以及历代编写的“家谱”上,都说是从某地迁来。就连一些布依族中的名门望族、知名人士,几乎无一例外,都说自己不是当地的世居民族。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与寨里人的摆谈中解释说,明朝初期,朱元璋从中原各省派来的30万大军,消灭了元朝残余势力,镇压了各地少数民族地方势力的反叛,为了加强统治,就派下级军官和部分军士,直接深入到各个村寨当头人。虽然他们是头人,但人数毕竟太少,有如一滴油掉进一大锅水里。经过整个明朝近300年和清朝初中期百余年的演变,这些头人的后代子孙,因为婚姻等各种关系,也已完全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之中了。他们的语言、习俗等,也完全本土化。

当然也有未被完全同化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家族姓氏。因为姓氏是汉民族最重要的文化特征之一,祖祖辈辈“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虽然他们从中原文化发达地区来到南方偏僻落后的“蛮夷”之地,但仍世世代代顽强地保留着他们引以为自豪的家谱世系。一方面彰显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的“正统”地位,另一方面则期待着有朝一日仍能回到他们的祖籍地“认祖归宗”,与家族团聚。中国人的地域观念、亲族观念是那样的强烈,不因时间的长短、距离的远近而轻易改变。

当地的世居民族,因历来属于被统治者,许多方面受到歧视。为了寻求政治上的庇护,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他们必然向那些汉姓家族靠拢。于是,世居民族中那些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社会地位者,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能进学校读书,将来考取功名,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他们即以亲缘(如婚姻)等各种关系,向本寨或附近村寨有一定势力和知名度的汉姓家族攀亲戚、认家门,改汉姓汉名;社会地位低下的佃户、仆役等,则认他们的汉姓主人为长辈。那些汉姓家族当然也乐于接受这些主动向自己靠拢者,以增强自己家族在地方上的势力。

布依族直到清雍正时期“改土归流”以后,才开始有自己的读书人。

我们都知道,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都极为讲究“门第”和“家学渊源”。少数民族部分人不乏自卑心理。在与人接触和交往中,谁会自取其辱,公开承认自己祖宗是“蛮夷”,自己是“蛮夷”的子孙?因此,一旦他们有条件为自己的父、祖立墓碑,给自己家族建祠堂、修家谱时,就不得不牵强附会,捕风捉影,千方百计拔高美化自己家族的历史,都说自己祖籍在中原……

坡落河 吴明摄

我们说了这么多,在座的一些人点头称是,说有一定道理;一些人懵懵懂懂,说还有一些事搞不明白。我们说这是学术问题,今后再继续探讨。

坡落是一个有光荣革命历史的村寨。1950年刚解放不久,解放军武装工作队到各村寨发动群众清匪反霸,搞土地改革。寨中有一个布依族青年张文禹,是一个苦大仇深的农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他的父亲和叔叔,因为和寨子里郎姓地主争水,先后被开枪打死。他有冤无处伸,有苦无处诉。工作队进寨发动群众后,他提高了阶级觉悟,工作积极,被工作队和群众选为村农会主席和民兵队长。郎姓地主对他恨之入骨。1950年9月中旬,张文禹参加全县农民代表大会回村后,积极向贫苦农民宣传党的政策,号召广大群众勇于揭发恶霸地主欺压百姓的罪行。这天,郎姓地主趁工作队不在村里,勾结土匪,极其残忍地杀害了张文禹全家,并放火烧了他的房屋。张文禹年迈的母亲,两个孩子,正怀身孕的妻子,全部丧身于地主的刀枪之下;只有张文禹的妹妹在村外帮人做活路没有回来,才幸免于难。后来,这几个杀害张文禹一家6人(包括未出生的孩子)的穷凶极恶的反动分子,都先后被捉拿归案,在万屯公审后被处决,算是为张文禹一家伸了冤,报了仇。之后张文禹被人民政府追认为烈士。

我们来到寨子里路边张文禹的墓碑前,却看到这块建立于1966年3月的石碑显得是那样的简陋,碑上的文字也太简略、粗疏,与烈士的身份极不相称。

王菁老家朝门 黄正书摄

坡落这个深山里的布依古寨,在改革开放后,飞出了一只耀眼夺目的“金凤凰”。她就是远近知名的女企业家王菁。

王菁是这个寨子土生土长的布依女。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勇于拼搏,在商海里摸爬滚打,创立了“兴义市布谷鸟民族实业有限公司”,开发民族服饰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她本人先后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贵州省“巾帼建功”标兵,贵州省“十大杰出青年”。2013年初,又当选第12届全国人大代表。她还数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习近平等的亲切接见。2009年国庆前夕,她到北京参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与时任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亲切握手的照片,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王菁,是坡落寨的骄傲,是布依民族的骄傲。

兴义布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