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山水共和谐
兴义市敬南镇,有一个布依族村寨,在大环境相对较差的情况下,却呈现出山清水秀的美景。这就是必亮布依寨。
沿着一条宽绰平坦的水泥硬化进村公路驱车前往,远远地可看见一块在敬南镇少有的平畴田坝,四周青山环绕,村寨布局在山脚下的田坝边,房屋掩映山石树丛间,满山遍岭的葱绿,田坝黄土地上的浅绿,映衬出这个山里村寨的安详幽静。
离敬南镇两三公里的必亮寨,布依族占大半。
必亮算是敬南镇较富裕的村,这与她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其他地方的喀斯特地表使自然降水漏跑精光,成年缺水,特别是逢干旱年更遭殃。必亮是一年四季不缺水,村寨里有多处水源,常年供给人畜用。特别是村寨南端大树下那口龙井水,水量很大,终年四季不断,人畜饮用之外,更多是流入水渠,灌溉田地。前几年,即便是在西南地区数省遭遇连续200多天无一滴雨水的百年不遇特大干旱时,必亮这口龙井也是清泉依旧、甘霖不断地供给必亮村寨的人们享用,浇灌被火辣辣的太阳烤烫的这片田坝。
走进必亮田坝,溪流水声欢,水渠满流溢,田里清澈亮,绿沃十里宽。一派田园好风光。
朱夫子诗云:“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必亮村寨旁水田间,就体味到此种真实意境。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必亮布依人世代与生存其间的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回馈,是必亮布依人始终如一不乱砍乱伐树木、留得青山在、才有绿水常流的合理报偿。寻视必亮田坝间难见首尾潺潺清流的水渠,夜以继日地浇灌数百亩肥沃田地,就会感激这四周青山密林,正是这给人类最大爱的绿色物种,留蓄住宝贵的水,从山间地里缓慢渗出,恩泽田野,惠顾人与动物。
而作为受惠者的人们,必亮布依族村寨里,有世代相传最能感恩和守护这些神圣的山林的一群布依人,有与自然山水和谐共处的生存方式,这种受惠始终得以永存。
必亮一角 正书 殿基摄
有这样得天独厚的生存环境,其间夜以继日劳作的必亮布依人保持着平和的生活态度,他们感恩大自然,洒汗田地里,以辛劳换取丰收,以勤俭保障足食。如今,耕种全部机械化作业,打田用拖拉机,省时省力。除了种植粮食足够供食用外,几乎家家用一些地种菜卖,凭借通村道路好,与敬南集镇和兴义市城区近,一年靠卖菜能挣六七千元钱,种得少的人家,也能挣三四千元。必亮人要用点钱,靠地里蔬菜就基本解决了。
这两年,必亮村发展养牛,这可是能赚大钱发家致富的事。全村依靠退耕还草政策扶持,办养殖专业村,目标是实现养牛几千头。敬南镇全镇目标是养殖优质牛不低于1.5万头,力争达到2万头,必亮村已经占到一半是敬南镇打造养殖大镇的龙头村。寨里王芝权靠贷款起步,一开始就养了五六十头牛。这些牛还不是一般本地品种,而是西门达尔、鲁西肥牛这样的名优品种。寨子里喂养十多头的,已经有了十五六户了。
2013年4月,必亮村筹建成立了万头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14年初已经登记注册资金300万元。合作社由姚俊云、王芝权、蒙朝虎、查兰兴、姚进善等14户农民组成,现有圈舍2000余平方米,新建圈舍1600平方米;已存栏273头优质牛,其中能繁母牛130头,以西门达尔、鲁西肥牛和西门达尔杂交5-6代好品种为主。种植篁竹草、黑麦草500余亩,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周边100多户老百姓发展养牛600余头。合作社预计用一两年时间,发展到存栏优质牛500头左右,年出栏优质牛800头左右,力争带动周边300多养牛户共同养牛1500余头。
必亮村一直保持着布依族的优良传统,村民尊重自然、保护山石林木。一年里,仅是祭祀山林就有4次,比其他地方多。二月二小祭山林祭山,是布依族传统的祭龙抬头,祈望风调雨顺,期待下雨好栽秧。三月三是布依族传统节日,要祭扫寨子,祈求一年平安。这天在村寨南边的大祭山林祭山,场面大,隆重热闹。六月六是布依族传统节日,必亮寨在寨里土地庙遗址祭土地,这是布依人对养育人类的肥沃土地的最大敬重仪式。六月二十四,还要在寨子边打牛树脚祭山祭树,祈祷自然与山水给人民赐福。
必亮村通路通自来水,电器家家有,电视全覆盖。村民们用电磁炉做饭,不会去动山上一草一木。必亮村民朴实,寨里人团结。不管哪家有啥事,都会主动站拢来,互相帮助。必亮村每年有六七十人在外打工,一到年底回家过年,都会带回一年辛苦赚得的钱,把家里房屋修建好一些。多有两三个打工的,挣得钱多,一下子就能把自家房屋堆砌两三层;打工人少的,就一年加一层,两三年就把房屋建起。如今必亮村,几乎家家是砖房小楼,有不少房屋还建造得大而气派,式样新颖,不比城里楼房差呢!
人与山水共和谐的必亮布依村寨,在改革开放后,乡村环境逐渐美好,村民富庶。必亮人还在为更加富裕生活奋斗不息,自信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