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柳红玲:山寨飞出的百灵鸟
所属图书:《兴义布依寨》 出版日期:2014-09-01 文章字数:3491字

柳红玲:山寨飞出的百灵鸟

2001年9月8日,贵州兴义马岭河峡谷漂流节开幕式在国家级风景区马岭河峡谷畔的兴义广场隆重举行。中央歌舞剧院布依族青年歌唱家、第48届国际艺术节声乐大赛金奖得主、兴义市布依山寨的“百灵鸟”柳红玲,与郭颂、黄格选、王宏伟、祖海、龚琳娜等知名歌星同台献艺。柳红玲一曲《我爱你,中国》声情并茂,博得观众掌声阵阵。“追星族”举起“柳红玲,兴义的百灵鸟”横布标,欢呼雀跃。

柳红玲影像 黄正书提供

搞艺术的人,感情丰富。时年26岁的柳红玲,在台上放声歌唱祖国时,满怀豪情,字正腔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美声唱法的技艺。在讲述与其父生离死别的情景时,她声调凄婉,露出深深的眷恋与哀思。

8月8日上午,兴义市卫生局局长柳登亮生命的旅程即将走完时,他抓紧柳红玲的手,发出沙哑的声音:“玲儿,童副市长两月前跟我商量,邀请你参加漂流节,我爽快地答应了。到时,你要唱出水平,不能辜负政府和家乡父老的厚望啊!”“我一定……”柳红玲的话哽在脖子里。父女四目相对,四行珠泪。柳局长当夜匆匆走了。20多天来,柳红玲沉郁在无尽的悲痛中。亲友劝其节哀,谨防哑嗓。

9月1日,一封邀请函送到柳家。望着兴义市政府的朱红大印,柳红玲虽未从丧父的悲痛中解脱出来,但欣然应邀,表示一定为兴义争光,并与妈妈黄忠兰耳语:“我要为你争气,完成爸爸的遗愿!”于是,柳红玲为调整情绪,先后到马岭河峡谷、万峰林等风景区,在奇山秀水间寻找艺术灵感,把亡父之痛转化为对祖国壮美山川和故乡的爱。

柳红玲的妈妈向笔者介绍了女儿的相关情况。

柳红玲演出剧照 黄正书提供

6月中旬的一天,柳登亮在北京治病,羸弱的身上插着导流管,来到长安街旁柳红玲的寓所。他心花怒放,目睹女儿成长的足迹,5个奖杯一字排开:1998年4月,代表国家参加于上海举办的布达佩斯国际歌剧比赛,夺得个人特别奖,在声乐界崭露头角;1998年8月,在哈尔滨举办的全国美声比赛中获得第三名;2000年9月上旬,在广州举办的国际声乐比赛中获三等奖;2000年9月中下旬,代表国家参加在法国图卢兹举办的第43届国际声乐比赛,荣获第二名;2001年4月,代表国家出席在朝鲜举办的第48届国际艺术声乐比赛,荣膺金奖。奖杯金光闪闪,柳局长感慨万千。他一手抚奖杯,一手摸柳红玲的头,动情地说:“姑娘啊,你漂洋过海参加比赛拿回大奖,为国争光,是家乡的光荣,是布依族人民的光荣。不过,这像‘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望你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在恩师教诲下将声乐技艺练到炉火纯青。”柳红玲向爸爸保证一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并用意大利语高歌一曲《我亲爱的爸爸》,唱得情真意切。父女俩都流出幸福的热泪。

柳红玲打开话匣子,她讲述自己在朝鲜参加国际声乐大赛的情况。她在朝鲜共演出七场,演唱的歌曲有《母亲之歌》《阿依达》等。特别是她在平壤国家歌剧院演唱《金正日将军之歌》时,院内近万名听众起立,以掌击拍,台上台下同歌。他们热爱这支歌,又为柳红玲高超的演唱技艺和极强的音乐表现力所倾倒。朝鲜30多家媒体先后采访柳红玲。一位记者说,真想不到你用朝鲜语唱得这么准这么流畅!

这次大赛,有奥地利、德国、俄罗斯、加拿大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独唱演员参加,高手如云。朝鲜总理和文化部长都是音乐行家,他们听了演唱,都在节目单上柳红玲的名字旁画了个红圈。演出结束,朝鲜总理上台握住柳红玲的手,拍着她的肩称赞“唱得非常好,感谢你!”结果,柳红玲捧回金奖,为国争光。

2000年9月中下旬在法国名城图卢兹举办的第43届国际声乐比赛,有37个国家86名选手参赛。柳红玲一曲《祝你胜利归来》,煽起观众激情,他们高呼“Bravo!”(意大利语:最好!)一些歌迷上台与柳红玲拥抱,请求签名留念。但是,柳红玲评奖时荣获第二。为什么?《中华文化报》2000年10月20日载文《柳红玲名扬图卢兹》中,有段精彩描述:“柳红玲出场,满座皆惊:一个东方女人,有这样的声音,有如此准确的诠释!结果,柳红玲与一位法国女高音歌唱家得票相同,结果东道主以东道主不言自明的优势,得了第一名。”

柳红玲演出剧照 黄正书提供

对此,柳红玲很平静。她说,我追求的是音乐艺术的高深境界而非名次。问及缘由,她强调得益于恩师的教诲。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教授周美玉、黎信昌,还有贵州艺校副教授宋树秀和兴义一中一级音乐教师谭爱华等,都是她终生学习的楷模。

柳红玲执著追求,艺海拾贝,曾参加意大利、奥地利举办的“歌剧大师培训班”深造,多次在国际国内的声乐大赛中获奖。2001年4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际艺术比赛获奖选手精品晚会《向祖国汇报》。柳红玲和戴玉强、金永哲、马梅等选手同台演唱。柳红玲独唱《阿依达》,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柳红玲1973年3月出生于兴义市,老家在离市区40公里、海拔1780余米的坝戎乡龙吟山上。她中学时的暑假,总是跟伯父家的珍姐、仙姐上山牧羊。置身龙吟山,如入仙境,云天雾海里的千岭万峰,在朝霞映照下宛若群羊奔踊。触景生情,小红玲这只“百灵鸟”挥动羊鞭,振臂高呼“啊—哦!”长声吆唱。她兀自欣赏这“啊”声在山峰中回荡,虽不知这叫共鸣,但倍觉享受,喊了半个时辰也不觉累。有一次,她用假嗓同林中鸟儿“对歌”,一来二去谁也不服输,以致顽皮的小羊啃了庄稼也不知道。

忆往昔,她说要感谢父母:“那是小学四年级,别家看彩电,我家黑白电视都没有。父母设法买了台录音机,从此,我与唱歌结下不解之缘,唱了录、录了放、放了听,周而复始,乐此不疲。有时吵得邻居心烦,妈妈只好出面赔笑脸请人家多包涵。”从喊歌到唱歌,她若有所悟。1989年,她随兴义市慰问团到国家重点工程天生桥电站为建设工人演出。她满怀激情唱了《亚洲雄风》,博得掌声阵阵,从此小有名气。她暗下决心:将来当个歌唱家。往后的日子,她就为这一梦想孜孜以求。

1991年,柳红玲进京赶考中“状元”,与来自全国各地700多名佼佼者竞技,声乐名列第一,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实现零的突破,在贵州省也是凤毛麟角。她的“金歌喉”和端庄的五官加上强烈的求知欲,惹得宣布不再带新生的著名教授周美玉怦然心动,破例收她授业。柳红玲成为周美玉的关门弟子。名师出高徒,果然,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柳红玲声乐考89分,居全班第一,其余钢琴、表演、形体等科亦名列前茅。隆冬的一天,北京电影制片厂拍电影,与中央音乐学院联系配音。学院派柳红玲等10余人,为该制片厂所拍影片的主题曲《大海情》配音。她们完成了专业性颇强的配音任务,深得专家好评。初试锋芒,成功的喜悦激励她在艺术之路上奋进。但是,柳红玲前进的路上并非都是鲜花和掌声。有一天,她唱老师布置的《渭城朝雨浥青城》,缺乏情感,唱得平平淡淡的。周教授听后一字千钧:“声出于情,情源于心。红玲啊,你要多读点书,弄清歌词内涵,用心去唱!”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后,她课余潜心攻读中外名著,尤其对莎士比亚的作品爱不释手。妈妈寄去买冬衣的300元钱,她逛了两次书店就没了,案头却新添了一摞音乐论著。她就是这样在音乐艺术殿堂里吮吸营养,博采众家之长,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健康成长。

1998年,柳红玲在中央音乐学院声歌系毕业,同年进入中央歌剧院工作至今。其间,柳红玲多次出访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音乐赛事。她的音质音色和演唱技艺,得到世界歌剧大师谢内尔·米尔能斯和汉娜·可吐鲁芭斯的赞誉,并予指教。2002年,柳红玲受当红世界男高音歌唱家约翰逊· 克利斯蒂安邀请,与之在北京举办的歌剧咏叹精品音乐会。2003年,柳红玲在中国北京第二届国际“金嗓子杯”声乐赛中获第三名。这次比赛,有来自意大利、美国、法国等30多个国家的100余名选手,其中我国遴选出28人参赛,柳红玲是唯一的获奖者。2004年5月,柳红玲在新加坡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她演唱的《我爱你,中国》等歌曲和歌剧咏叹调深受听众欢迎;同年,文化部、团中央授予柳红玲“优秀青年”称号。

柳红玲还在歌剧领域成功担任了许多主要角色,如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的生涯》中的咪咪、莫扎特歌剧《女人心》中的菲欧迪里基、《蝴蝶夫人》中的巧巧桑、《图兰朵》中的公主、马斯卡尼歌剧《乡村骑士》中的桑图扎部等,深受音乐评论界的赞誉和观众的好评。2006年5月,柳红玲代表国家赴古巴参加国际音乐节演出;11月赴台湾参加两岸三大女高音音乐会。

如果说柳红玲是艺海中的一个亮点,那么正是这无数个亮点汇聚在一起融入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掀起朵朵悦耳的音乐浪花。这些浪花后浪推前浪,川流不息。愿柳红玲在艺海中争做弄潮儿,为中华民族的音乐圣殿增光添彩。

兴义布依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