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卦治
所属图书:《清水江木商古镇——茅坪》 出版日期:2017-10-01

卦治

卦治位于锦屏县东北部,清水江南岸,距县城9公里。

卦治与茅坪一样,是清水江上典型的木商古镇。在清代前期,卦治是清水江下游“熟苗”的边界,往上不远即是“生苗”地区。下游木商来清水江采办木材,足步只能到此而止。因而,卦治逐渐成为客商和“苗木”汇集之所。至康熙时,卦治与下游的王寨、茅坪已成为清水江上商贾云集的木材贸易市场。雍正时,卦治文、龙两姓头人与王寨、茅坪两寨头人一道向省申请得开设木行资格,三寨轮流值年“当江”,主持木材贸易,被并称为“三江”。嘉庆二年(1797)初,卦治、王寨、茅坪“三江”行户与徽、临、西三帮木商在卦治会商,将卦治定为上游山客与下游水客木材贸易的分界处,并勒石作证。

水库淹没前的卦治(单洪根摄)

清代光绪年间,因木材贸易的繁荣,卦治也一派昌盛。一条长300多米,宽3~4米的青石板街贯通全寨,店铺和作坊布列街道两旁,寨内有建筑考究的窨子屋30多幢,房内柱、枋上随处可见当年投宿木客敲留的斧印。街道和江边码头之间有两条用青石铺就的阶梯路相连接,江边专用于拴捆木排的石桩、石眼随处可见。光绪十五年(1889),下游坌处等“外三江”获批准开设木行,木商可以随意投行,卦治的生意便逐渐减少。宣统元年(1909)时仅有行户21户。民国14年(1925),政府中止卦治、王寨、茅坪三寨轮流“当江”制度、木业贸易集中县城王寨后,卦治便逐渐失去昔日的繁荣景象。1970年7月,清水江暴发大洪水,卦治寨滨江40%的房屋被淹,有20多幢房屋被冲走,损失惨重。

卦治寨内曾立有反映木材经营历史状况的碑文20多块,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大跃进”和稍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多数被砸毁,或用于修路、建水库和铺庭院。寨后龙山上存有一块禁止放运木材破坏村寨龙脉的禁碑。

2007年秋,位于卦治下游2公里处鲤鱼桥的卦治水电站水库建成,卦治民户往后搬迁,原址被淹,这个曾经的木商古镇于是走进了历史。

清水江木商古镇——茅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