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木行
“三关”变成“三江”,但官府只批准给一个牙帖和一个行号,而且一年更换一次。然茅坪、王寨、卦治“三江”都争着要,理由都同样充分。怎样办?在“三帮”木商的参与下,茅坪、王寨、卦治三寨头人们反复协商,最后达成打“擦边球”和“利益均沾”的共识:三寨轮流使用这个牙帖,并按官府开设牙行的规定,各用一个虚户去注册和办帖,然后全寨人共同使用。三寨申请的帖名和注册的行号分别是:茅坪帖名为“五美公”,行号为“同仁美”;王寨帖名为“五甲公”,行号为“同仁德”;卦治帖名为“三才公”,行号为“同仁治”。因三寨共注册一个牙行,轮流坐庄,每寨一年,所以,轮流到值年“当江”的寨子,年初必须持自己的帖名和行号到省布政司去重新登记注册。
茅坪老木行(单洪根摄)
在当时官府“额定牙帖”“退帖顶补”的政策下,牙行实际上成为一种世袭特权。同样,“三江”的开行也是一种世袭特权。“三江”木行是不规范的牙行,属于官府明令禁止但又屡禁不止的一人领帖,多人依附经营的“朋比”牙行,以致后来饱受下游坌处等寨的诟病。虽然名义上三寨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帖名和行号开设木行,但在实际上只有最初出资出力参加申请和积极保护此专利的少数人能够享受,而这些人都是三寨中的势族大姓或殷富者。茅坪“当江”专利最初是龙、唐、杨姓申请来的,舒姓在乾隆、嘉庆年间为保卫此专利出过大力,故也能享受;王寨“当江”专利由王姓所申请,后来刘、吴两姓亲戚也能享受;卦治“当江”专利最初由文、龙二姓所请,杨姓在嘉庆年间为保卫专利出过大力,故也享受。除此之外,其他姓人都不得沾边。
为使“当江”专利不致旁落,茅坪等三寨中的既得利益者分别成立有“公所”,然后又联合在王寨成立“总公所”,“总公所”也称为“总江”。各公所和联合公所都推举有头人,这些头人开始称为“江首”,清后期称为“总理”,“总江”的“总理”属编外不支俸基层官员,由黎平府札委。“公所”设巡丁数人,负责巡查木坞,防范偷盗。若遇夜间涨水,鸣锣报警。巡丁由“总理”指挥,其经费从“三江”木材贸易提取的经费(时称“江费”)中开销。
“三江”木行是木材贸易的中介服务机构。其职责:一是在木材买卖双方交易时,从中劝盘定价。二是代水客寻找货源,选配木材花色品种,安排停泊坞子,兑付木款,雇夫撬排运输,结算账目。三是代山客编单木材,上缆索保存,垫付木材运费或价款,帮忙找买主,估量材积,代交各种税费。买卖成交后,从成交总额中提取4%作为酬金,称“牙口”或“牙佣”。光绪后期,每年从“三江”外销的木材总值约白银400万两。在茅坪,业务量一般的木行,每年交易木材总额为白银10万两左右,可收获酬银4000余两。
木行的布局大致是,正屋一楼堂屋是会客和买卖木商谈生意做交易的地方,堂屋两侧的厢房大多为家人住房,前面光线较好的一间为账房,有的也辟作客房。堂屋后面多是灶房。二楼通风和光线较好的房间都作为客商住房,靠前面的两间为上等客房。主人所住的房间光线和通风条件都较差。
木行吃的是买卖客商的饭,所以视客商为“衣食父母”。“三江”有俚云:“客人进屋,财神到家。”客人进来,木行无不热诚欢迎,殷勤招待。对客人的大小事情,无不关心备至。尤其那些远怀巨资前来投住的水客,所运来缆索等物具的船一靠岸,木行会倾家出动去帮搬运到家。他们的房间,一般都安排在二楼靠前面的那几间。对他们所要买的木材货色,木行会竭尽所能地帮寻找。山客荷运木材前来投行,同样是送财而来,木行也同样重视。一般情况下,运木下来所需的运费,全由木行垫付,等该木材出卖之后才从其价款中无息扣还。山客将木材交给木行后,便无需劳神管护,木行会雇人帮助管理,防洪防盗,不收取任何报酬。客人居住的房屋,木行不收租金。买卖客人进来的头三天,木行不收伙食费,而且所有烟、茶、酒等都不收钱,以示优待。客人(多是山客)所需的零用钱,也可以随时向木行借支。
木行对山客比较纠结。因山客大都为贫穷山民,能吃能喝,所以招待他们花费较大,尤其是看护其运来投落的木材最困难。若木材被大水漂流,木行垫去的运费就随水而去,主客同受损失。但是,没有他们荷木来投又绝对不行。所以,木行对山客不得不欢迎。他们运交到木行里的木材,木行无不当成自己的财产一样认真管理。
木客敲在行户房柱上的斧印(单洪根摄)
相比之下,水客大多腰怀巨资,出手阔绰,尤其有赚之后,常常还会资助木行。水客得木材离开时,行户都要到码头放鞭炮送行。大多水客与所投住木行的主人之间,都建立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在所住主家房屋显眼地方敲上自己的斧印(亦称“水印”),以证明他们是这家木行的长客。同时,主家也乐意他们这样做。当年,龙大道从天柱中学肄业后能到武汉中华大学附中读书,与投住他家的水客的帮助不无关系。因水客在一个木行投住往往时间很长,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有的甚至两三代都住在同一个木行。所以,有的水客把所投住的木行当作自己的家加以建设。
业务量大的木行,一般请有“文管事”和“武管事”。“文管事”又称“当家先生”,相当于今公司里的业务经理,主管木行的买卖业务,具体是联系客人、招揽生意,买卖双方谈生意时从中劝盘喊价,代写买卖契据、记账等;“武管事”主要负责帮助客人验收木材、保管木材以及负责防洪防盗。同时还请有厨师一人,杂役三四人,学徒一两人。学徒负责打扫客房卫生,给客人递送烟茶、洗脸洗脚水等。业务量中等的木行,多由主人自己掌管业务,仅雇“武管事”一人,代管木坞。若主人不熟悉业务,则请一名“当家先生”,自己则下河管理木坞。小木行基本不雇佣人,在特别忙时才临时请零工协助。行户雇佣的人员中,以“文管事”待遇最高,一般月薪银20两左右;“武管事”月薪银10两左右。学徒期一般3年,期间仅供伙食,没有工资,逢年过节主人赏送给二三两银子或一两套衣服,这就算对学徒工的天恩待遇了。
在茅坪等三寨中,能够开设木行的,除了有资本和资格外,还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良好的品格,讲诚信,办事公道,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声望;二是十分熟悉木材买卖业务或拥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三是有较好的外交能力和社会关系,能在买卖客商和地方官员中间纵横捭阖、左右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