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排夫的一次放排经历
在古代发生的故事我们无从看到,然茅坪末代排夫龙咸勋等在1982年夏的一次集体放排下洪江的经历,使我们能够领略清水江排夫的苦难和艰辛。
1982年4月初,锦屏木材贸易的老客户湖北省孝感县政府向茅坪水运局求购1000立方米木材用于该地准备抗洪救灾。经贵州省林业厅批准,此批木材由剑河县负责供应。剑河方面安排该县南明区麻龙林业站和南加林业站各提供500立方米木材。茅坪水运局安排茅坪木材放运队负责将木材运至湖南洪江交货。
龙咸勋说,4月初,他们去麻龙接洽木材,麻龙林业站提供的木材在满天星寨上游7.5公里的平下溪,距清水江2公里。下旬,他们组织当地人力通过“赶羊”形式将620立方米木材运到江边。接着又用15天将木材扎成49挂把子排,请当地排夫放下南加。到南加后,又请当地排夫将在南加的500立方米木材一并放至清浪麻栗山水库。
木材到了麻栗山水库后,他们将把子排改撬成承载量大得多的36块行江排。每块排有两名排夫,在排前的为头夫,排尾的为撩梢工。头夫要求驾排技术熟练、熟悉沿江水路和滩险阴岩情况,撩梢工则是头夫的助手。
他们与湖北方面签放运承包合同约定,每块排放到洪江价80元,途中遭遇散排等事故,放排方负责抢救,甲方适当增加排夫报酬。
这36块木排分两批开拔下洪江。7月11日,他们第二批20块离开麻栗山水库向洪下开拔。这时正值清水江汛期,江水超过了放排的警戒水位“号簿岩”。“号簿岩”是茅坪下边不远左岸上的一块大岩石,平时高出水面两米许,排夫常根据此岩石上的水痕确定是否能放排。过去茅坪排夫都会唱这样一首歌:
早饭后,所有排夫带上排斧、毛毡、换洗衣服等必需品到麻栗山水库边集中,听负责人交代行排途中注意安全和团结协作等纪律要求。规定时间一到,在头排的带领下,各排依次解缆开拔,鱼贯而下。出发不久,听见走在前面的老排夫潘德厚用苍老粗犷的声音唱起放排歌:
他的这些歌,其实就是提醒年轻排夫如何走滩。
当天,他们经过长滩、火烧岩、坌处门口、撑架岩、黄滩、拉赖滩、黄岩滩、菜溪滩、长浪、瓦厂脚,除一块排被搁浅在拉赖滩头、有一块因触岩被困在黄岩滩头外,18块排都顺利到达远口。放排行江有两句话:“行江不算江,哪里黑来哪里歇。”江上行排,打岩触礁、搁浅等事时常发生,所以不能预计、甚至忌预计到达目的地时间。当晚下雨,被搁浅两块排上的排夫,在排上淋雨忍饥过夜。第二天早晨,每块排留一人看守,其余人都上拉赖滩和黄岩滩解救被搁浅的两块木排。将这两块排救下远口时,天色已晚。
排队出发(单洪根摄)
14日上午,排队从远口出发,经江巴岩、园桃湾、破脑、鸬鹚门口滩、上牛轭颈、茶山脚、门坎滩、小米岔、兴隆滩、发垒、兴隆门口、下牛轭颈、杂木市、鳅鱼塘、王家滩、大绠洞、小绠洞、簸箕塘(龙凤岩、滴水洞)、梁上、上乐牛、中乐牛、马练岩、白岩塘。在过马练岩时,有一块排不慎被冲到岩上。大队到白市制材厂水库停好之后,每块排留下一人看排煮饭,其余人员步行4公里到马练岩解救被困的木排。马练岩处江中有一大沙洲,右边有几个高凸的大岩石,当地人称“马练岩”,木排要顺沙洲边绕过岩边才能下去。救援队分成两组,一组在岩对面用缆绳拉,一组在岩上用棒撬,一寸一寸地将木排从岩上挪到沙洲边,然后沿沙洲拉过危险区。将这块排解救下到木排集结处,已是晚上九点钟。
第二天就要过清水江上的著名险滩——上个滩。晚饭后,龙咸勋组织几个排头夫集中商量,决定明早先去察看上个滩情况。15日晨,所有排夫都过河绕过“强盗岩”下去看上个滩。只见上个滩一派波涛汹涌,平时岸边的那些号记岩都不见了,大家都傻了眼。
在滩边上,由龙康银、潘德厚两位旧社会放过排的老排夫给大家讲过滩的办法和技巧:这样大的水,进上个滩滩口后,排要朝江中间的大浪区冲去,后梢要理直。若怕中间大浪花,往左去是一大急弯,如不及转弯,就会碰岸岩。紧接下边是浪特别大的雷公洞(因浪大声如雷公怒吼而得名)。木排进入雷公洞后,很危险,必须靠边小心而下。过了雷公洞便是波浪翻滚很厉害的“雷公搭车”滩。再下就是板上岩,江道在这里转了个急弯,水直冲左岸的岩壁上,形势非常凶险,需要排夫有勇气,将木排调直,朝左岸的岩壁直冲过去。因水冲到石壁后,形成回水,木排不会直撞到岩壁上,但排头要往下插入水中,水淹到头夫的腰部甚至更高的地方,然后才慢慢浮起来。这时头夫一定要沉着。往下是“剃刀岩”(因急弯下不远右岸有一如剃刀直立的岩石而名),木排要往左边沟溶走,绕过“剃刀岩”脚,然后往右扳进新溶道。若进不了新溶道,就将排扳入老道直下倒水。下倒水后,出口处有一岩石叫“双门头”,要靠右走。如不往右走,而往左边便进入“死人湾”。所谓“死人湾”,就是进入此湾后,木排很难出来,常会排散人亡。
察看上个滩回来路上,还特地看了“强盗岩”。相传,古时上个滩非常难得通过。上游的木排都要在这里停下来,请当地的排夫(亦称“标滩工”)帮驾下去(俗称“搬滩”)。这里就成了热闹地方,当地不法分子常来抢劫排夫的财物。事情发生多了,排夫告到官府,官府就出通告,对偷盗抢劫排夫财物者予以严惩。有一次,官府捉得一位抢劫者,在江边将他砍头。一刀砍下去,那人头便飞过江来,变成了这块大石头,人们就称之为“强盗岩”。龙康银还交代大家驾排下滩前,心里要默念杨公老爷,请求他老人家保佑。
回到集结处,与甲方代表讨论下滩的方案,最后决定不请当地排夫,由现有茅坪排夫放下去,每块排另加费25元。
早饭前,龙康银等几个老排夫先在江边烧香纸祭杨公老爷。早饭后,排夫们怀着万分谨慎,驾排下滩。结果,有16块排顺利到达滩脚,有4块在滩途中不同程度出事。最严重的是有一块因排头夫从未放过这么大的水,心里慌张。进滩口时被冒花岩浪拥偏到了左边,下得“雷公洞”后到“雷公搭车”,又被摇摇浪剧烈颠簸,下板上岩时又担心撞上岩壁,操作失误。下板上岩浮起来后,精疲力竭的排头夫没及时左扳入新溶道,结果被回水推往右边,直接冲上了“剃刀岩”。其他3块排进不了新溶道而进入下倒水,但都能安全地扒出来。19块排行到下游15公里白鸽长滩后,才又组织人步行上到“剃刀岩”解救被困木排。他们先将排上层的木材卸下来扎成小把排,用缆子拉到右岸,然后将稍上浮的主排从岩上撬下来拉到右岸,再将先前卸的那部分木材重新加上,最后才着有经验的排夫放下新溶过枫木滩、金鸡口、金鸡鱼、神龛岩、管子溪、双筛口,天黑时到达集结处。这次20块排冒险过上个滩,竟只有一块排出事、且能当天脱险,老排夫们都觉得是个奇迹。
撑排篙子在岸岩上留下的篙眼(单洪根摄)
第二天得下另一个险滩下个滩。晚饭后,召集所有排头夫开会,听老排夫介绍下个滩的情况和过滩方法技巧。龙康银等介绍说,下下个滩,进滩口后就要走右边,将排摆正,不能走左边,紧接着接连下重阳树脚、过刚岩、对撑角、四方岩、短塘、老洞、瓮子洞、新溶8个险滩。由于水大,从重阳树脚、过刚岩、对撑角下来的激流形成的巨浪,被江心一块巨大的四方岩阻挡,形成一堵差不多两米高的浪墙,排行至浪墙边,须摆正排头,否则会被浪墙挡进短塘,这塘水漩得很急,木排很难扒出来。一连串险滩,几乎没有喘息的余地,要求大家一定要胆大心细。
驾排穿浪(单洪根摄)
第二天早上,挑战下个滩。第一块排顺利下到滩脚的瓮子塘。第二块下到浪墙处,被挡进短塘,但排头部进了短塘,尾部却仍在溶水处。这时,第三块排正急速下来,因第二块排尾部的阻挡,结果两块排纠缠在一起。当这两块排拉拉扯扯进短塘时,由龙清华、龙清喜兄弟驾的第四块排又急速地冲了下来。排头夫龙清华从未放过这种大水的排,而龙清喜则是在校大学生,更无经验可言。龙清华兄弟下得三个险滩早已气喘吁吁,见下边两块排纠扯在一起,心里慌张,以致操作失误,排被冲上了正溶处的犁嘴岩上。因新溶道为龙清华兄弟排阻挡,后面下来的排大多被迫进入短塘,只有两块排因头夫技术高超,从龙清华兄弟排和梗在短塘口排的缝隙间穿过到达瓮子塘。从四方岩到短塘之间,十多块排缠成一片,排碰排,招打招,浪涛声、呼喊声、吼骂声响成一片。经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才将所有排都弄进短塘。但在短塘里,无论如何都没能扒出去,后来只得派人上到岸上,将排一块一块硬拉出来。
出了短塘,接着又得过一道险关。从犁头嘴溶道涌下的水汹涌澎湃,直接冲击江右岸的石壁上,形成一堵两米多高的浪墙,发出令人心惊胆战的巨大声音。驾第一块排下去的是龙咸云和龙祖德,二人都没有放过这种水。木排顺着溶道涌水直冲而下,眼看就要撞上对面的石壁,凶浪经木排一压,形成一道浪脊,将木排托举上来,二人乘势跳上了壁岸。无人驾驭的木排顺着石壁边缘滑流下去。上面的排夫见该排上没人,以为二人落难了,便喊着纷纷跑下去。见二人光着脚顺壁岸下追木排后,才放心上来继续理排。当把短塘里的所有木排全放下瓮子塘时,已是傍晚。把排安排好后,龙咸勋和潘德厚等人租船带饭上行3公里来接被困在石壁上惊魂未定的龙咸云两人,从被困的木排上卸下部分材扎成一挂小排,让他们两人先扒下瓮子塘集结处休息。他们三人石壁边守排过夜,第二天天亮后,将被困的木排拆散成三挂小排放下瓮子塘再复扎成原排。
17日在瓮子塘休息一天,当天集中排头夫开会总结下下个滩的经验教训,并对部分排的头夫作了调整。
18日早,排队从瓮子塘出发,经过豆腐市、庙门口、双滩、黄铺冲口、大富贵、小富贵、关上、上雷打、下雷打、金子塘、石榴溪口、岩门滩、鸡公颈、鸡公塘、抱肚虾、白茅寨、野猫柳、黄毛虾、打岩塘、上汾水、长猴、猴子岩、笋洞塘、老洞、竹排溶、羊屎柳、罗岩冈、蛇喉岩、黄土颈、庙门口、晒谷岩、偏力虾(竹节角、眉头岩、二眉头岩、头竹节角、二竹节角)、后大门、三里塘34个滩,速度很快,行排约60公里。
白茅寨是贵州和湖南两省的分界处。分界处岸岩走向是相反的,贵州这边的岩石全倒朝上边,湖南那边的岩石全倒朝下边。
茅坪江岸岩石上凿的拴排孔
这天傍晚,有19块排安全下到十里长塘集结。有一块排出事。下偏力虾时,杨宗华、唐政荣驾的第十五号排因走低了,撞在二眉头岩上,被卡住。因水大流急,谁都不能相助,只有由两人自救了。两人将排扳到头竹节角的一安全处停下后,便在排上过夜。当晚雷电交加,下一晚大雨,排上没有避雨和炊饮工具,两人从早上8点钟吃饭,在江浪中搏斗了一天,早就饿极了,半夜时在排边摸得几条流下来的死鱼生吃充饥。19日天刚亮,龙咸勋带十来个人带上两个人的饭从十里长塘步行10公里上来解救杨宗华两人,两人已瘫在排上动弹不得。他们将排上第三层的原木卸下来,扎成小把子绑在排边,使木排上浮。但此时天色已晚,遂留下两个“正孝子”(即驾此排的杨宗华两人)守排,其余的分乘两块把子摸黑下到十里长塘。第二天早晨又上来继续解救该排。但此时水位已退,被困木排已完全架在了岩石上,无法整块撬下水来,只有将排拆散,改扎成4块把子放下十里长塘,然后再复原成行江排。
因连续几天都泡在水里,大部分排夫的双脚都患上了痧虫病,又痒又痛。幸亏老排夫龙康银叫大家到岸边采野葛柏叶子捣烂用来浸泡,才得以缓解。
捆扎大排招(单洪根摄)
捆扎大排的特大篾缆(龙清喜提供)
7月20日,排队从十里长塘出发,经过鲤鱼岩、秤砣岩、白哥柳、园城场、阴鱼背、四季岔、挂角梁、打岩塘、踏滩、白努塘、铁匠角、冲天溶、晒白岩、杉木桥塘等滩。下午四点许,走在前面的排已过了勒马过河滩,有4块排正过此滩,突然狂风大作,天上乌云滚滚,雷声震耳,下起暴雨夹冰雹,冰雹大如酒杯,砸在头上非常痛。排夫们都双手抱头抵御冰雹而忘了掌排招,以致这4块排都被搁浅在沙洲上。雨雹过去后,其他排都顺利通过勒马过河滩,下到叫化塘停集。又每块排留下一人看排,其余人都上到勒马过河滩解救被搁浅的4块排。当天只救得第一块排,天就黑了。第二天一早,又组织人上来继续解救剩下的3块,当天也只救得两块。第三天早上又来解救第4块。这时水已退很多,木排全晾在沙洲上,只有将木材拆开搬到江边扎成小把子放下。23日,所有排夫在叫化塘将这4块排重新撬扎成行江排。
这几天,一阵太阳一阵雨。大雨将人全身浇湿,太阳又把人给晒得身上冒油,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一股浓浓的汗臭味,真正是“一岗日头一岗雨,让你脑壳臭尿骚”。
24日,由叫化塘出发,经过红柳塘、龙尾塘、浙溪脑、油乐塘、金钱洲、黔阳门口、牛屎洲、百龙、下汾水、白马角。到白马角已是下午四点钟。白马角下面便是有名的险滩打卦岩了。打卦岩是江中溶道边的一块巨石,水小时从岩边下去没事。这次水大,几乎平了该岩顶,必须靠左或右避开此岩。第一、二两块排都顺利避开此岩,第三块排在离岩很近时才向左扳招,结果被大水一冲,排头撞在了此岩头上,三分之一在岩左,三分之二在岩右。第四块见第三块被阻,想往左边扳避,但动作稍慢,被卡在岩左溶口处。见两块排被打卦岩卡阻,后边的排都小心翼翼往岩右而下。第十六块排的头夫是个很有经验的老排夫,他驾排下来离打卦岩四五十米处即叫第三块排的头夫准备缆子,并命令本排的梢工也准备好缆子。他将排往右扳,从第三块排排头右边擦过时,他叫第三块排头夫将准备好的缆子抛给本排梢工,本排梢工接住缆子迅速往排上的双簧上捆扎,利用水的冲力,第十六块排将第三块排带了下去。从抛缆、接缆、捆扎到将被卡排救出,时间不到两分钟,两排上的排夫配合默契,动作老道,场面惊心动魄。排放到下游4公里的新店门口塘集中后,才又上来解救被困的第四块排。这天行程约50公里。
塘中行排(单洪根摄)
新店门口距目的地洪江还有15公里水程。25日早饭后开排下行,顺利经过狗舔岩、鸬鹚塘、鸬鹚滩、野猪岩、竹瓦溪口、漫水塘、连珠滩、土溪、杀喉龙、李子岩、牛屎岩,可以望见终点洪江大湾塘了。但到大湾塘还得经过一处险滩——二龙抢宝滩。
二龙抢宝滩位于大湾塘的当口处,是一上一下屹立的两块大岩石,正好挡在正溶道上,岩顶上冒着浪花。木排须绕过头宝右边下去,然后再从二宝左边才能顺利进入大湾塘。过这两宝时,排上的头夫和梢工要向相反的方向用力扒。第三块排过头宝时,因头夫经验不足,撞在岩上,被卡住。第四块见第三排被卡,头夫心慌,下去走得低了,结果被卡在二宝上。第五块排夫有经验,顺利避过两宝和被卡的木排,进入湾塘。第六块头工是个老手,见两宝上各卡住一排,叫本排梢工准备好缆绳,在接近头宝时,大声叫第三块排上头夫准备缆绳。在挨近第三块排瞬间,第六排头夫将招一压,该排顺势靠到被卡排形成的逆水处,岩上排夫迅速将缆绳抛过来。第六排梢工接住迅速往本排双簧上捆扎,头夫旋即翻招,将排调正,将第三块排救离头宝。在接近二宝时,第六排头夫又想如法解救被卡的第四块排,但因此排冲上岩位置较高,拉救时缆绳对断而失败。
溪水放木(锦屏县林业局提供)
第七块排下来时也被卡在头宝上,第八块排下来时将其解救下来。第九块排过二宝时,也想解救第四块排,但因自己是无底排,重量轻拉不动,只有来个丢车保帅,砍缆自下。第十块的头工也因欠经验而被挂在了头宝上,第十一块将其救带下了大湾塘。第十二块是标准的三层行江排,头工又是老手,过二宝时,欲解救仍卡在那里的第四排,但因第四排卡的位置太高,这样重的行江排,拉几次都拉不动。为不影响后面的排下来,也只有砍缆自下。第十三块是无底排,排头夫又是个新手,见二宝上都卡有排,心里慌张,不知所措,竟让木排直接射向头宝,被卡住,但有三分之一在溶道上。第十四块也是满三层的标准行江排,头夫也很有经验。头夫看了第十三排情况后,决定利用自己排的重量形成的巨大冲力,将卡在头宝上的排撞进溶道。他命令梢工将梢摆正,朝第十三排侧边直撞过去。因两排体形和重量悬殊,结果第十三块排被撞得散了架,排上的元木七零八落,满江漂流,避在岩上的两位排夫乘势跳上第十四排下去,但第十三排仍有三分之二残体卡在岩上。第十五排头工也是新手,见第十三排惨状,不知所措,竟忘了扳招,致木排直接冲上头宝,奋力调整,仍有三分之一挂在岩上。第十六排是重量型江排,头工是老手,他调好排身,用撞击法将第十五块撞离头宝,然后两块排挨排,招碰招的下去。因无法施展,结果第十五排又被卡在二宝岩上。第十七排下二宝时,又顺势解救了第十五排。第十八排是也行江排,顺利过了二宝。第十九排是无底排,接近头宝时,无经验的头夫因乱下指令,使梢工不知怎样扒,结果直接冲向头宝,将先前被卡的第十三排残体压在下面。第二十排,即最后一块排,也头夫没经验而被卡在二宝上。
木材洪运(武内房司摄)
下午两点,大队进入大湾塘,留下少数人员收拾散漂在湾塘里的木材,大部分去解救卡在两个宝上的那4块木排,忙到下午六点过才将木材全部弄到大湾塘里。
龙咸勋说:“我们这次放排下洪江,历时14天,行程156公里。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30多年了,至今仍难以忘怀。”
龙咸勋他们这次放排确是曲折艰险,惊心动魄。但在清水江数百年的排运中,他们这次绝对只能算是平常的一次。然而,从他们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水江排夫的勇敢顽强和团结友爱,看出什么是清水江的江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