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内部之争
茅坪等“三江”在与坌处等寨争夺“当江”权时,他们紧密团结,枪口一致向外。但茅坪等“三江”内部之间也并非安静无事,为了各自利益也充满着斗争,特别是在与坌处等寨在斗争暂时平息的时候,“三江”之间的斗争也很激烈。
亮江风光
茅坪、王寨、卦治三寨都分布在清水江的沿岸上,以王寨居中,距茅坪和卦治各约10公里。三寨在地理位置上各有优劣,卦治居最上游,可先拦截从清水江上游流下的木材;王寨居中游,可截取从剑河、天柱流下支流小江流域的木材;茅坪处下游,可截得从黎平流下支流亮江流域的木材。但反过来,处于下游的茅坪可先拦截从下游上来的水客,处于中间的王寨亦可越过茅坪招得部分水客,而到最上游卦治的水客就很少了。这样,三寨就充分利用自己所处的地理优势谋取“江利”。
在“三江”轮流值年“当江”之前,以及光绪后期“江规”被破坏之后,茅坪主家常截留从下游上来的水客,并越过王寨和卦治到上游直接寻找山客,让山客将木材放到茅坪交易,引起卦治和王寨的不满。同样,卦治主家也常截留从上游运下来的山客,并越过王寨和茅坪,直接到下游联系水客购买木材,又引起茅坪和王寨的不满。即便是在轮流“当江”制度很规范的时期,“三江”的行户们也常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竭力挖拱对方的材源和客源,“当阴江”。这样,三寨之间的矛盾不断,诉讼不绝。如嘉庆六年(1801),茅坪行户龙永义、龙田玉、龙万兴、龙凌霄、唐承尧、龙映海等向黎平府控告卦治、王寨“越江勾客买木”,“近有不法市侩,胆敢射利营谋,不论何处当江,私勾商人截买,擅更成规,可恨之极!”黎平府于是出示重申“江规”,并对三寨关系进行协调:
最后还警告说:“倘有不法之徒,不遵公禁,仍蹈前辙,混乱江规,许尔等指名禀报,立即查拿严究,决不姑宽。”
进入光绪年间以后,随着“江规”逐渐被破坏,“三江”行户“勾客越江买木”现象更加严重,互相之间矛盾更加激化。光绪六年(1880),王寨行户王承立等控告茅坪行户舒占元、龙耀奎和卦治行户文显奎、文显柱、文显瑞、龙道云等“私引客商越买”木材。次年,贵东道出具调解告示,又重申“旧规”:
王寨夫役碑
最后还不忘教育三寨行户,“惟有敦亲睦邻,将来和气生财,自享源源不竭之利,庶无负本署道一片体恤商民之至意。”
然时过7年,贵东道台的那片“体恤商民之至意”便被三寨行户们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三江”间的矛盾更加激化。光绪十三年(1887),茅坪龙吉瑞、王寨王森林等行户私引客商越过卦治入林区购买木材,卦治人发现后予以阻止,茅坪、王寨行户们竟行强蛮,放排强冲过卦治。卦治龙成仁等又跑到黎平府去控告,黎平府照例又是出示“严禁”,但这种“严禁”已无多大意义。
“三江”间的这种斗争,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三江”木行制度被取缔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