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64 紫花地丁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488字

64 紫花地丁

药材名称:紫花地丁 药材编号:558 基源编号:706

【别名】地丁草、犁头草、光瓣堇菜。

【基源】堇菜科堇菜属植物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Makino。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14cm,果期高可达20cm。叶多数,基生,莲座状。叶片下部者通常较小,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4.0cm,宽0.5~1.0cm,先端圆钝,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边缘具较平的圆齿,两面无毛或被细短毛,果期叶片增大,长可达10cm,宽可达4cm。叶柄在花期通常长于叶片1~2倍,上部具极狭的翅。花中等大,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蒴果长圆形,长5~12mm,无毛。花、果期4月中下旬至9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田间、荒地、山坡草丛、林缘或灌丛中。贵州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入药部位】全草。

【采收加工】5~6月采收,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主治疔疮痈疽,丹毒,肠痈,湿热泻痢,黄疸,目赤肿痛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有一定产量及蕴藏量,但同属相似物种较多,应注意鉴别。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