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79 白蜡树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548字

79 白蜡树

药材名称:秦皮 药材编号:224 基源编号:18

【别名】尖叶梣。

【基源】木樨科梣属植物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

【识别特征】落叶乔木。树皮灰褐色,纵裂。羽状复叶,长15~25cm。小叶5~7片,卵形、倒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长3~10cm,宽2~4cm,顶生小叶与侧生小叶近等大或稍大,先端锐尖至渐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叶缘具整齐锯齿,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有时沿中脉两侧被白色长柔毛。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枝梢,长8~10cm。花雌雄异株。雄花密集,花萼小,钟状,长约1mm,无花冠,花药与花丝近等长。雌花疏离,花萼大,长2~3mm,4浅裂,柱头2裂。翅果匙形,长3~4cm,宽4~6mm,上中部最宽,先端锐尖,常呈犁头状,基部渐狭。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海拔500~1600m的林中或溪边。贵州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入药部位】树皮。

【采收加工】春、夏季剥皮,切成40cm左右长的小节,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止咳平喘。主治湿热泻痢,目赤肿痛,带下,肺热气喘,咳嗽等。

【附注】该物种与同属植物尖叶梣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的植物形态相似,主要区别在于白蜡树的小叶先端锐尖至渐尖,而尖叶梣小叶先端长渐尖至尾尖。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