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12 灯心草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522字

12 灯心草

药材名称:灯芯草 药材编号:383 基源编号:120

【别名】灯芯草。

【基源】灯心草科灯心草属植物灯心草Juncus effusus L.。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91cm,有时更高。根状茎粗壮横走,具黄褐色须根。茎丛生,直立,圆柱形,淡绿色,具纵条纹,直径1.5~3.0mm,茎内充满白色的髓心。叶全部为低出叶,呈鞘状或鳞片状,包围在茎的基部,长1~22cm,基部红褐色至黑褐色。聚伞花序假侧生,含多花,排列紧密或疏散。花淡绿色,雄蕊3枚,花药长圆形,黄色,长约0.7mm,稍短于花丝。雌蕊具3室子房。花柱极短,柱头3分叉,长约1mm。蒴果长圆形或卵形,长约2.8mm,顶端钝或微凹,黄褐色。花期4~7月,果期6~9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水旁、田边或河岸等湿地。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入药部位】茎髓、全草。

【采收加工】茎髓:秋季采割下茎秆,顺皮划开皮部,取出髓心,捆扎,晒干。全草:秋季采收,晒干。

【功能主治】清心降火,利尿通淋。主治水肿,淋病,小便不利,湿热黄疸,心烦不寐,小儿夜啼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产量及蕴藏量大。该物种与莎草科的一些植物如藨草属植物萤蔺Scirpus juncoides Roxb.比较相似,应注意鉴别。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