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马兜铃
药材名称:天仙藤 药材编号:274 基源编号:370
【别名】青木香、天仙藤、青藤香。
【基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et Zucc.。
【识别特征】草质藤本。根圆柱形,直径3~15mm。茎柔弱,无毛,暗紫色或绿色,有腐肉味。叶纸质,卵状三角形、长圆状卵形或戟形,长3~6cm,基部宽1.5~3.5cm,顶端钝圆或短渐尖,基部心形,两侧裂片圆形。花单生或2朵聚生长在叶腋,花被长3.0~5.5cm,基部膨大呈球形,向上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呈漏斗状,黄绿色,口部有紫斑。蒴果近球形,长约6cm,直径约4cm,具6棱,成熟时为黄绿色,由基部向上沿室间6瓣开裂。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路边、山谷、沟边阴湿处或山坡灌丛中。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入药部位】根(青木香)、果实(马兜铃)、地上部分(天仙藤)。
【采收加工】根:10~11月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泥土,晒干。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地上部分: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功能主治】根:行气止痛,解毒消肿,平肝降压;主治胸胁脘腹疼痛,疝气痛,肠炎,下痢腹痛,咳嗽痰喘,蛇虫咬伤,皮肤瘙痒,高血压病。果实: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泄大肠;主治肺热咳嗽,痰壅气促,肺虚久咳,肠热痔血,痔疮肿痛,水肿。地上部分:行气活血,通络止痛;用于脘腹刺痛,风湿痹痛。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广,但产量及蕴藏量较小,可人工栽培利用。其所含马兜铃酸可能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应避免大剂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