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柿
药材名称:柿蒂 药材编号:507 基源编号:515
【别名】镇头迦、柿蒂。
【基源】柿树科柿树属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
【识别特征】落叶大乔木。叶卵状椭圆形至倒卵形或近圆形,长5~18cm,宽2~9cm,先端渐尖或钝,基部楔形、圆钝形或近截形,新叶疏生柔毛,侧脉每边5~7条。花雌雄异株,花序腋生,为聚伞花序。雄花序小,有花3~5朵。雄花长5~10mm,花萼钟状,两面有毛,深4裂,裂片卵形,花冠钟状,黄白色,雄蕊16~24枚。雌花单生叶腋,长约2cm,花萼直径约3cm或更大,深4裂。果形多种,有球形、扁球形、卵形等,直径3.5~8.5cm,嫩时绿色,后变黄色、橙黄色,果肉较脆硬,老熟时果肉变得柔软多汁,呈橙红色或大红色等,有种子数粒。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贵州各地均有栽培。
【入药部位】果实、柿蒂。
【采收加工】果实:霜降至立冬间采摘,脱涩红熟后食用。柿蒂:秋、冬季采收成熟柿子的果蒂(带宿存花蒂),去柄,晒干。
【功能主治】果实:清热,润肺,生津,解毒;主治咳嗽,吐血,热渴,口疮,热痢,便血等。柿蒂:下气,降逆;主治呃逆,反胃等。
【附注】贵州柿属植物种类较多,应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