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134 竹节参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594字

134 竹节参

药材名称:竹节参 药材编号:342 基源编号:704

【别名】竹节人参。

【基源】五加科人参属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A.Mey。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高达80cm。根状茎横卧,竹鞭状,肉质,节间具凹陷茎痕,根通常不膨大,纤维状。叶为掌状复叶,3~4片顶生。叶柄长7~15cm,无毛。小叶通常5片,膜质,中央小叶片倒卵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两侧的较小,通常为卵形至卵状长圆形,长5~12cm,宽2~5cm,最宽处在中部或中部以上,先端渐尖至长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两侧的稍偏斜,边缘具细锯齿和重锯齿,两面脉上被刚毛。伞形花序顶生,有多数花。总花梗长15~21cm,小花梗长4~9mm。花小,淡绿色,花萼无毛,边缘有5枚小齿,花瓣5枚,长卵形。雄蕊5枚,子房下位。浆果近球形,成熟时红色或一半为黑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海拔1200~1800m的山谷密林下。分布于贵州东部及雷山、盘县、安龙、龙里、绥阳、道真、贵阳等地。

【入药部位】根茎。

【采收加工】于9~10月采挖,洗净,除去杂质,晒干或烘干。

【功能主治】补虚强壮,止咳祛痰,散瘀止血,消肿止痛。主治病后体弱,食欲不振,虚劳咳嗽,吐血、倒经等各种出血,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痈肿等。

【附注】该物种与同属植物珠子参、狭叶竹节参比较相似,主要区别在于叶形和根状茎是否是串珠状等,应注意鉴别。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