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植物根的名词术语
根通常是植物体生长在土壤中的营养器官,无节和节间,常呈圆柱状,越向下越细,向四周分枝,形成复杂的根系。根一般不生芽、叶和花,细胞中不含叶绿体。主要有吸收、输导、固着、支持、贮藏和繁殖等功能。植物分类鉴定时常用的名词术语如下(图版1 根系及根的变态类型)。
图版1 根系及根的变态类型
(注: 1.直根系(桔梗) 2.直根系(党参) 3.须根系(毛茛) 4.须根系(凤尾蕨) 5.肉质直根(紫茉莉) 6.块根(天冬) 7.块根(地黄) 8.块根(金线吊乌龟) 9.攀援根(中华常春藤) 10.水生根(大薸) 11.气生根(小叶榕) 12.寄生根(桑寄生))
1.主根和侧根:植物最初生长出来的根,是由种子的胚根直接发育而来的,它不断向下生长,这种根称为主根。在主根的侧面生长出来的分枝,称为侧根。在侧根上还能形成小分枝,称为纤维根。
2.定根和不定根:主根、侧根、纤维根都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的,有固定的生长部位,称为定根,如桔梗、党参。有些植物的根并不是直接或间接由胚根生长出来的,而是从茎、叶或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这些根的产生没有一定的位置,故称为不定根,如玉蜀黍、麦、稻等。
3.直根系和须根系:主根发达,主根和侧根界限非常明显的根系,如人参的根系,称为直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死亡,而从茎的基部节上生长出许多大小、长短相仿的不定根,簇生呈胡须状,没有主次之分,如万寿竹的根系,称为须根系。
4.肉质直根:由主根发育而成,每株仅1条肉质直根,其上具胚轴和节间极短的茎,胚轴形成根颈(无侧根),茎基形成根头,上着生叶,如胡萝卜。
5.块根: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的块状的根,每株可有多条,如附子、何首乌、天冬、麦冬、百部等。
6.支持根:自茎上产生的不定根,深入土中以增强支持基干作用,如玉米、高粱、甘蔗等。
7.气生根:由茎上产生,暴露于空气中,具有在潮湿空气中吸收和贮藏水分的能力,如石斛、吊兰、榕树等。
8.攀援根:由攀援植物茎上生出的不定根,如薜荔、络石、常春藤等。
9.呼吸根:沿海与沼泽地带植物,生出水面上用以呼吸的特殊根,如红树等。
10.寄生根:寄生植物插入寄主体内吸收水分和养料的根,如桑寄生、菟丝子等。
11.水生根:水生植物漂浮在水中呈须状的根,如浮萍、大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