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125 薏苡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573字

125 薏苡

药材名称:薏苡仁 药材编号:318 基源编号:649

【别名】薏珠子、川谷米、芦谷米。

【基源】禾本科薏苡属植物薏苡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Romanet)Stapf。

【识别特征】一年生粗壮草本。茎秆直立丛生,高1~2m,多分枝。叶片扁平宽大,开展,长10~40cm,宽1.5~3.0cm,中脉粗厚,在下面隆起,边缘粗糙。总状花序腋生成束,长4~10cm,直立或下垂,具长梗。雌小穗位于花序之下部,外面包以骨质念珠状之总苞,总苞卵圆形,长7~10mm,直径6~8mm,坚硬,有光泽。第一颖卵圆形,顶端渐尖呈喙状,具10余条脉,包围着第二颖及第一外稃。第二外稃短于颖,具3条脉,第二内稃较小。雄蕊常退化。雌蕊具细长之柱头,从总苞之顶端伸出。颖果小,含淀粉少,常不饱满。雄小穗2~3对,着生长在总状花序上部,长1~2cm。花、果期6~12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屋旁、荒野、河边或阴湿山谷中。贵州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尤其以黔西南栽培规模较大。

【入药部位】种仁(薏苡仁)。

【采收加工】秋季茎叶枯黄、果实呈褐色时,将割下的植株立放3~4天后脱粒,除去杂物,晒干或烤干,用脱壳机脱去总苞和种皮。

【功能主治】补肺健脾,清热利湿。主治肺痈,水肿,泄泻,风湿痹痛,带下,肠痈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产量及蕴藏量大。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