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10 皂荚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474字

10 皂荚

药材名称:大皂角 药材编号:380 基源编号:678

【别名】皂角。

【基源】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Lam.。

【识别特征】落叶乔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0m。刺粗壮,圆柱形,常分枝,多呈圆锥状,长达16cm。叶为1回羽状复叶,长10~18cm,小叶3~9对,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长2.0~8.5cm,宽1~4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有时稍歪斜,边缘具细锯齿,上面被短柔毛,下面中脉上稍被柔毛。花杂性,黄白色,组成总状花序,花序腋生或顶生,长5~14cm,被短柔毛。荚果带状,长12~37cm,宽2~4cm,果瓣革质,褐棕色或红褐色,常被白色粉霜,或有的荚果短小,多少呈柱形,弯曲成新月形,通常称猪牙皂,内无种子。花期3~5月,果期5~12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向阳的山地或林中。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入药部位】果实。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开窍通闭,杀虫散结。主治中风口噤,痰涎壅盛,神昏不语,癫痫,二便不通,痈肿,疥癣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产量及蕴藏量较大。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