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头花蓼
药材名称:头花蓼 药材编号:无 基源编号:无
【别名】石莽草、四季红。
【基源】蓼科蓼属植物头花蓼Polygonum capitatum Buch.~Ham.ex D.Don。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茎匍匐,丛生,基部木质化,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无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纵棱,疏生腺毛。叶卵形或椭圆形,长1.5~3.0cm,宽1.0~2.5cm,顶端尖,基部楔形,全缘,边缘具腺毛,两面疏生腺毛,上面有时具黑褐色新月形斑点。叶柄长2~3mm,基部有时具叶耳。托叶鞘筒状,膜质,长5~8mm,松散,具腺毛。花序头状,直径6~10mm,单生或成对,顶生。花梗极短。花序梗具腺毛。苞片长卵形,膜质。花被5深裂,淡红色,花被片椭圆形,长2~3mm。瘦果长卵形,具3棱,长1.5~2.0mm,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山坡岩石上、阴湿地、草地、水沟边、田边或岩石缝中。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施秉县、盘县等地有一定规模的人工栽培。
【入药部位】全草。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但以夏、秋季生长于最旺盛时采收为好,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亦可鲜用。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主治痢疾,肾盂肾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痄腮,疮疡,湿疹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产量及蕴藏量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