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117 莎草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477字

117 莎草

药材名称:香附 药材编号:297 基源编号:488

【别名】香附子、香附。

【基源】莎草科莎草属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

【识别特征】匍匐根状茎长,具椭圆形块茎。茎秆细弱,高15~95cm,锐三棱形,平滑,基部呈块茎状。叶较多,短于茎秆,宽2~5mm,平张。叶状苞片2~3枚,常长于花序,或有时短于花序。长侧枝聚伞花序简单或复出,具3~10条辐射枝。辐射枝最长达12cm。穗状花序轮廓为陀螺形,稍疏松,具3~10个小穗。小穗斜展开,线形,长1~3cm,宽约1.5mm,具8~28朵花。雄蕊3枚,花药长,线形,暗血红色,药隔突出于花药顶端。花柱长,柱头3枚,细长,伸出鳞片外。小坚果长圆状倒卵形,三棱形。花果期5~11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海拔350~1400m的山坡草地、耕地或路旁水边潮湿处。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入药部位】块茎(香附子)。

【采收加工】春、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安胎。主治乳房胀痛,疝气疼痛,月经不调,脘腹痞满,经行腹痛,胎动不安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有一定产量及蕴藏量。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