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28 马鞭草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497字

28 马鞭草

药材名称:马鞭草 药材编号:459 基源编号:368

【别名】马鞭梢。

【基源】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高30~120cm。茎四方形。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5cm,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花小,无柄,最初密集,结果时疏离。苞片稍短于花萼,具硬毛。花萼长约2mm,有硬毛,有5条脉,脉间凹穴处质薄而色淡。花冠淡紫至蓝色,长4~8mm,外面有微毛,裂片5枚。雄蕊4,着生长在花冠管的中部,花丝短。子房无毛。果长圆形,长约2mm,外果皮薄,成熟时4瓣裂。花期6~8月,果期7~10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海拔700~2900m的田边、山坡、路边或村寨旁。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入药部位】全草。

【采收加工】夏季花期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截疟。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湿热黄疸,水肿,小便不利,痢疾,血淤经闭,痛经,跌打损伤,痈肿疮毒,疟疾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广,产量及蕴藏量大。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