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39 桑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635字

39 桑

药材名称:桑白皮 药材编号:490 基源编号:484

【别名】蚕桑、桑树、蚕叶树。

【基源】桑科桑属植物桑Morus alba L.。

【识别特征】乔木或灌木,高3~10m,或更高。树皮厚,灰色,具不规则浅纵裂。冬芽红褐色,卵形,芽鳞覆瓦状排列,灰褐色,有细毛。小枝有细毛。叶卵形或广卵形,长5~15cm,宽5~12cm,先端急尖、渐尖或圆钝,基部圆形至浅心形,边缘锯齿粗钝,有时叶为各种分裂,表面鲜绿色,无毛,背面沿脉有疏毛,脉腋有簇毛。叶柄长1.5~5.5cm,具柔毛。花单性,腋生或生长在芽鳞腋内,与叶同时生出。雄花序下垂,长2.0~3.5cm,密被白色柔毛。雌花序长1~2cm,被毛,总花梗长5~10mm,被柔毛。聚花果卵状椭圆形,长1.0~2.5cm,成熟时为红色或暗紫色。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境及分布】贵州各地均有栽培或野生。

【入药部位】果实(桑葚)、叶(桑叶)、根皮(桑白皮)、嫩枝(桑枝)。

【采收加工】果实:果穗变红色时采收,晒干或蒸后晒干。叶:霜降后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根皮:春、秋季挖取,剥取根皮,刮去外皮,切片晒干。嫩枝:春、秋季采收,趁鲜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果实:滋补肝肾,养血祛风;主治须发早白,神经衰弱等。叶:疏风清热,清肝明目;主治风热感冒,目赤,咽喉肿痛等。根皮: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喘咳,面目浮肿,小便不利,高血压,糖尿病,跌打损伤等。嫩枝:祛风清热,通络;主治风湿性关节炎。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蕴藏量较大。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