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23 枸杞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583字

23 枸杞

药材名称:地骨皮 药材编号:67 基源编号:192

【别名】狗地芽。

【基源】茄科枸杞属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

【识别特征】多分枝灌木,高达1.5m,栽培时可达2m以上。枝条细弱,弓状弯曲或俯垂,淡灰色,有纵条纹,棘刺长0.5~2.0cm。叶纸质,单叶互生或2~4片簇生,卵形、卵状菱形、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长1.5~5.0cm,宽0.5~2.5cm,栽培者较大。花在长枝上单生或双生长在叶腋,在短枝上则同叶簇生。花梗长1~2cm。花萼长3~4mm,花冠漏斗状,长9~12mm,淡紫色,5深裂,雄蕊较花冠稍短。浆果红色,卵状,栽培者可为长矩圆状或长椭圆状,顶端尖或钝,长7~15mm,栽培者长可达2.2cm,直径5~8mm。花、果期6~11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荒坡、路旁或村旁,野生或栽培。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入药部位】果实、根皮。

【采收加工】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根皮(地骨皮):春、秋二季采挖,洗净,剥皮,切段晒干。

【功能主治】果实:滋养肝肾,润肺,明目;主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虚劳咳嗽,消渴引饮,目视不清,遗精等。根皮:清虚热,泻肺火,凉血;主治骨蒸盗汗,阴虚劳热,肺热咳喘,小儿疳积发热,衄血,尿血,消渴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广,易于栽培,但果实产量较小。民间多采食其幼芽。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