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106 异叶天南星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579字

106 异叶天南星

药材名称:天南星 药材编号:273 基源编号:645

【别名】老蛇苞谷、蛇苞谷。

【基源】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

【识别特征】块茎扁球形,直径2~4cm,顶部扁平,周围生根。叶常单一,叶柄圆柱形,长30~50cm,下部3/4鞘筒状。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3~19枚,有时更少或更多,倒披针形、线状长圆形,基部楔形,先端骤狭渐尖,全缘,中裂片无柄,比侧裂片几短1/2。侧裂片长向外渐小,排列成蝎尾状。花序从叶柄鞘筒内抽出。佛焰苞管部圆柱形,长3.2~8.0cm,粗1.0~2.5cm,粉绿色,内面绿白色。肉穗花序两性和单性,单性花序雄花在下部;两性花序:下部为雌花序,长1.0~2.2cm,上部为雄花序,长1.5~3.2cm。浆果黄红色、红色,圆柱形,长约5mm,内有棒头状种子1枚。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海拔900~2500m的林下、沟谷、灌丛或草地。分布于贵州各地。

【入药部位】块茎。

【采收加工】秋后采挖,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化痰散结。主治中风痰壅,半身不遂,手足麻痹,癫痫,破伤风,痈肿,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

【附注】该物种因其叶常单一,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3~19枚,花序附属器上部延长下弯等特征比较特殊,容易与同属的其他种类区别。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