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4 白茅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446字

4 白茅

药材名称:白茅根 药材编号:9 基源编号:20

【别名】丝茅草、茅草、白茅草、茅草根。

【基源】禾本科白茅属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L.) Beauv. var. major (Nees) C.E.Hubb.

【识别特征】多年生草本,具粗壮的长根状茎。茎秆直立,高30~80cm,具1~3节。叶鞘聚集于秆基,长于其节间,质地较厚,老后破碎呈纤维状。秆生叶片长1~3cm,窄线形,通常内卷,顶端渐尖呈刺状,下部渐窄,或具柄,质硬,被有白粉,基部上面具柔毛。圆锥花序稠密,长20cm,宽达3cm,小穗长4.5~5.0mm,基盘具长12~16mm的丝状柔毛。颖果椭圆形,长约1mm。花、果期4~6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路旁、草地或山坡上。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入药部位】根茎。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和叶鞘,洗净,鲜用或捆扎晒干。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生津,利尿通淋。主治血热出血,肺热咳喘,胃热呕逆,水肿,小便淋漓涩痛,黄疸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产量及蕴藏量大。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