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80 青藤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537字

80 青藤

药材名称:青风藤 药材编号:225 基源编号:458

【别名】防己、大青藤、青风藤。

【基源】防己科防己属植物青藤Sinomenium acutum(Thumb.)Rehd.et Wils.。

【识别特征】落叶木质大藤本,长5~10m,最长达20m或更长,老茎灰色,茎皮不规则纵裂,枝圆柱形,无毛或被柔毛。单叶互生,叶片广卵形或肾形,长7~14cm,宽5~10cm,先端短尖至渐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边全缘或3~7浅裂,裂片尖或钝圆,幼叶被茸毛,老叶常两面无毛,掌状脉常5条,很少7条,叶柄长5~15cm。圆锥花序,长10~20cm,最长可达30cm,花序轴和分枝纤细,被柔毛或茸毛,苞片线状披针形,雄花。小苞片2枚,紧贴花萼,萼片外轮长圆形,至狭长圆形,长2.0~2.5mm。核果红色至蓝黑色,稍弯曲,背肋有瘤状物。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海拔600~1800m的林中、林缘、沟边、灌丛中或攀援于树上和石山上。分布于贵州中部和东部地区。

【入药部位】根、藤茎。

【采收加工】6~7月挖根或割取藤茎,切段或切片,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除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鹤膝风,脚气肿痛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有一定产量及蕴藏量,其新生茎藤上的叶形变异极大,应注意鉴别。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