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25 杜仲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483字

25 杜仲

药材名称:杜仲 药材编号:77 基源编号:151

【别名】扯丝皮、丝连皮。

【基源】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

【识别特征】落叶乔木,高达20m,胸径约50cm。树皮灰褐色,粗糙,内含橡胶,折断拉开有多数细丝。老枝有明显的皮孔。叶椭圆形、卵形或矩圆形,薄革质,长6~15cm,宽3.5~6.5cm。基部圆形或阔楔形,先端渐尖,侧脉6~9对,边缘有锯齿。花生于当年枝基部,雄花无花被,无退化雌蕊。雌花单生,苞片倒卵形,子房1室。翅果扁平,长椭圆形,长3.0~3.5cm,宽1.0~1.3cm,先端2裂,基部楔形,周围具薄翅。早春开花,秋后果实成熟。

【生境及分布】贵州各地均有栽培,少有野生。

【入药部位】树皮、叶。

【采收加工】树皮:春、夏季剥取树皮,发汗后,再晒干。叶:秋末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树皮: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腰膝酸痛,高血压,胎动不安,阳痿,尿频等。叶:补肝肾,强筋骨,降血压;主治腰背疼痛,足膝酸软乏力,高血压病等。

【附注】野生杜仲为国家三级保护药用植物。贵州栽培面积较大,为贵州著名道地药材。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