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越南槐
药材名称:山豆根 药材编号:244 基源编号:672
【别名】广豆根。
【基源】豆科槐属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
【识别特征】灌木,有时为攀援状。根粗壮。枝绿色,无毛,圆柱形,分枝多,小枝被灰色柔毛或短柔毛。羽状复叶长10~15cm。小叶5~9对,革质或近革质,对生或近互生,椭圆形、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5~25mm,宽10~15mm,叶轴下部的叶明显渐小,顶生小叶大,长达30~40mm,宽约20mm,先端钝,骤尖,基部圆形或微凹成浅心形,上面无毛或散生短柔毛,下面被紧贴的灰褐色柔毛。总状花序或基部分枝近圆锥状,顶生,长10~30cm。总花梗和花序轴被短而紧贴的丝质柔毛,花梗长约5mm。蝶形花冠黄色。荚果串珠状,稍扭曲,长3~5cm,直径约8mm,疏被短柔毛,有种子1~3粒。种子卵形,黑色。花期5~7月,果期8~12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海拔900~1100m的石山或石灰岩山地的灌木林中。分布于惠水、安顺、关岭、安龙、贞丰、荔波等地。
【入药部位】根、根茎。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主治火毒蕴结,乳蛾喉痹,咽喉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野生资源量较小,应注意保护,近年来在安龙等地已有一定规模的人工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