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有关植物叶的名词术语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养料的重要器官,一般为绿色扁平体,通常由叶柄、叶片和托叶组成。各种植物叶片的形态、大小以及叶缘、叶端、叶基、叶脉的特征相对比较稳定,是鉴别植物的重要器官之一,常用的名词术语如下:
1.叶片:通常为绿色扁平体,由表皮、叶脉和叶肉组成。
2.叶柄:生于叶片基部,支持叶片,常呈圆柱形、半圆柱形或稍扁平。
3.托叶:叶柄基部附属物,常成对生于叶柄基部两侧,形状多样。
4.叶鞘:有些植物的叶柄基部或叶柄全部扩大形成叶状,称叶鞘,如玉米、紫花前胡的叶柄。
5.托叶鞘:有些植物的托叶联合成鞘状,包围于茎节的基部,称托叶鞘,为何首乌、虎杖等蓼科植物的重要鉴别特征。
6.叶形:整个叶片的形状,类型多样,基本类型可根据长宽比例及最宽部位来划分。常见的叶形:针形、条形、带形、披针形、椭圆形、卵形、心形、肾形、圆形、盾形、箭形、戟形、三角形、菱形、匙形、扇形等(图版3 叶片的形状)。
图版3 叶片的形状
(注: 1.针形 2.披针形 3.矩圆形 4.椭圆形 5.卵形 6.圆形 7.条形 8.匙形 9.扇形 10.镰形 11.肾形 12.倒披针形 13.倒卵形 14.倒心形 15、16.提琴形 17.菱形 18.楔形 19.三角形 20.心形 21.鳞形 22.盾形 23.箭形 24.戟形)
7.叶端:叶片的尖端或叶尖。常见的形状有卷须状、芒尖、尾尖、渐尖、锐尖、骤凸、钝形、凸尖、微凸、尖凹、凹缺、倒心形等(图版4 叶端的形状)。
图版4 叶端的形状
(注: 1.凸尖 2.骤尖 3.急尖 4.渐尖 5.尾尖 6.芒尖 7.卷须状 8.倒心形 9.微缺 10.微凹 11.钝形 12.微凸)
8.叶基:叶片的基部。常见的形状有心形、耳形、箭形、楔形、戟形、盾形、歪斜、穿茎、抱茎、合生穿茎、截形、渐狭等(图版5 叶基的形状)。
图版5 叶基的形状
(注: 1.心形 2.耳形 3.箭形 4.楔形 5.戟形 6.盾形 7.歪斜 8.穿茎 9.抱茎 10.合生穿茎 11.截形 12.渐狭)
9.叶缘:叶片的边缘。常见的形状有全缘、波状、牙齿状、锯齿状、重锯齿状、睫毛状等。(图版6 叶缘的形状)
图版6 叶缘的形状
(注: 1.全缘 2.浅波状 3.深波状 4.皱波状 5.圆齿状 6.锯齿状 7.细锯齿状 8.牙齿状 9.睫毛状 10.重锯齿状)
10.叶脉:叶片中的维管束,可分为主脉、侧脉、纤维脉。叶脉的种类有:平行脉、网状脉、分叉脉。
(1)平行脉系:各条叶脉近于平行,是单子叶植物的主要脉序类型。可分为直出平行脉、横出平行脉、射出平行脉、弧形脉。
(2)网状脉系:具有明显的主脉,多级分级后,细脉连成网状,是双子叶植物的主要脉序类型。按照侧脉的分支情况,又可分为掌状网脉、羽状网脉。
(3)分叉脉系:每条叶脉均呈多级二叉状分支,在蕨类植物中普遍存在。
11.膜质叶:薄而半透明的叶,如半夏叶等。
12.草质叶:薄而柔软的叶,如紫苏叶、商陆叶、藿香叶等。
13.革质叶:厚而较坚韧,略似皮革的叶,如枇杷叶、油茶叶等。
14.肉质叶:肥厚多汁的叶,如芦荟叶、马齿苋叶、景天叶等。
15.苞片:生于花序或花柄下面的变态叶,通常绿色较少。围绕于花序基部的一至多层苞片合称总苞片,花序中每朵小花的花柄上或花的花萼下较小的苞片称为小苞片。
16.鳞叶:特化或退化成鳞片状的变态叶。可分为肉质鳞叶(肥厚,能贮藏营养物质,如百合、洋葱等)和膜质鳞叶(菲薄,一般不呈现绿色,如天麻)。
17.刺状叶:由叶片或托叶变态成坚硬的刺状,如豪猪刺的刺、仙人掌的刺。
18.叶卷须:叶全部或一部分变为卷须,如豌豆(顶端小叶成卷须)、菝葜(托叶成卷须)。
19.捕虫叶:食虫植物的叶,叶片形状囊状、盘状或瓶状,有许多能分泌消化液的腺毛或腺体,并有感应性,当昆虫触及时,立即自动闭合,将昆虫捕获,后被腺毛或腺体的消化液所消化。如捕蝇草、茅膏菜、猪笼草的叶。
20.叶裂:叶片叶缘缺刻深而大,呈分裂状。按分裂方式可分为羽状、掌状和三出分裂;依据叶片裂隙的深浅可分为浅裂、深裂和全裂(图版7 叶片的分裂)。
图版7 叶片的分裂
(注: 1.三出浅裂 2.三出深裂 3.三出全裂 4.掌状浅裂 5.掌状深裂 6.掌状全裂 7.羽状浅裂 8.羽状深裂 9.羽状全裂)
21.单叶:1个叶柄只生1片叶的,称为单叶。如桃、梨等。
22.复叶:1个叶柄上生有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叶,称复叶。复叶的叶柄称总叶柄,总叶柄以上着生叶片的轴状部分称叶轴,复叶上的每片叶称小叶,其叶柄称小叶柄。根据小叶的数目和在叶轴上排列的方式不同,复叶又可分为三出复叶、掌状复叶、羽状复叶和单身复叶(图版8 复叶的类型)。
图版8 复叶的类型
(注: 1.羽状三出复叶 2.掌状三出复叶 3.掌状复叶 4.奇数羽状复叶 5.偶数羽状复叶 6.2回羽状复叶 7.3回羽状复叶 8.单身复叶)
(1)三出复叶:叶轴上生有3片小叶的复叶。若顶生小叶无小叶柄,称掌状三出复叶,如半夏;若顶生小叶具小叶柄,则称为羽状三出复叶,如大豆。
(2)掌状复叶:叶轴缩短,在其顶端集生3片以上小叶的复叶,如五加、木通。
(3)羽状复叶:叶轴长,小叶在叶轴的两侧排列成羽毛状的复叶。若叶轴顶端无小叶,则称偶数羽状复叶;若叶轴顶端有小叶着生,则称奇数羽状复叶。按照叶轴分枝的情况,可分为1回、2回、3回或多回羽状复叶(苦参、合欢、南天竹)。
(4)单身复叶:叶轴上只具1片叶,是一种特殊形态的复叶,如柑橘属植物的叶。
23.叶序:叶在茎枝上排列的次序或方式,常见的类型有互生、对生、轮生和簇生(图版9 叶序的类型)。
图版9 叶序的类型
(注: 1.互生 2.对生 3.轮生 4.簇生)
(1)互生:在茎枝的每个节上交互着生1片叶,如桔梗。
(2)对生:在茎枝的每个节上相对地着生2片叶,如女贞、太子参。
(3)轮生:在茎枝的每个节上着生3片或3片以上的叶,如夹竹桃、七叶一枝花。
(4)簇生:2片或2片以上的叶着生在节间极度缩短的茎上,如银杏。有些植物的茎极为缩短,节间不明显,其叶如从根上生出,称基生叶;基生叶常集生成莲座状,称莲座状叶丛,如蒲公英、车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