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7 百合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648字

7 百合

药材名称:百合 药材编号:19 基源编号:29

【别名】家百合。

【基源】百合科百合属植物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ex Miellez var. viridulum Baker。

【识别特征】鳞茎球形,直径2.0~4.5cm。鳞叶披针形,长1.8~4.0cm,宽0.8~1.4cm,无节,白色。茎高0.7~2.0m,有的有紫色条纹。叶散生,叶倒披针形至倒卵形。花单生或几朵排成近伞形。花喇叭形,乳白色,外面稍带紫色,无斑点,向外张开或先端外弯而不卷,长13~18cm。外轮花被片宽2.0~4.3cm,先端尖。内轮花被片宽3.4~5.0cm,蜜腺两边具小乳头状突起。雄蕊向上弯,花丝长10~13cm,中部以下被柔毛。子房圆柱形,长3.2~3.6cm,宽4mm,柱头3裂。蒴果矩圆形,长4.5~6cm,宽约3.5cm,有棱,具多数种子。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山坡林下或溪沟,或栽培。分布于惠水、湄潭、施秉、遵义、开阳、贵阳等地。威宁、普安、松桃等地有一定规模的人工栽培。

【入药部位】鳞茎。

【采收加工】鳞茎繁殖2年后秋季采收,洗净,在鳞茎上部横切一刀,使鳞片分开,用开水烫或蒸5~10分钟,当鳞叶边缘柔软,背面有微裂时,迅速捞起,用清水冲洗去黏液,摊开晒干或烘干。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主治阴虚久咳,痰中带血,心烦不安,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野生资源分布较广,但产量及蕴藏量较小,因此在开发利用的同时应加以保护,可大力发展人工栽培。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