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24 野老鹳草
所属图书:《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 出版日期:2014-01-01 文章字数:584字

24 野老鹳草

药材名称:老鹳草 药材编号:442 基源编号:640

【别名】老鹳草。

【基源】牻牛儿苗科老鹳草属植物野老鹳草Geranium carolinianum L.。

【识别特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茎直立或仰卧,单一或多数,密被倒向短柔毛。基生叶早枯,茎生叶互生或最上部对生。茎下部叶具长柄,叶柄长为叶片的2~3倍,被倒向短柔毛,上部叶柄渐短。叶片圆肾形,长2~3cm,宽4~6cm,基部心形,掌状5~7裂近基部,裂片楔状倒卵形或菱形,下部楔形、全缘,上部羽状深裂,小裂片条状矩圆形,先端急尖,表面被短伏毛,背面主要沿脉被短伏毛。花序腋生和顶生,长于叶,被倒生短柔毛和开展的长腺毛,每总花梗具2朵花,顶生总花梗常数个集生,花序呈伞形状。花瓣淡紫红色,倒卵形,稍长于萼,先端圆形,基部宽楔形,雄蕊稍短于萼片,中部以下被长糙柔毛。雌蕊稍长于雄蕊,密被糙柔毛。蒴果长约2cm,被短糙毛,果瓣由喙上部先裂向下卷曲。花期4~7月,果期5~9月。

【生境及分布】生长在低山荒坡杂草丛中。有报道贵州北部有分布。

【入药部位】全草。

【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果实近成熟时采割,捆成把,晒干。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活血,清热利湿。主治风湿痹痛,肌肤麻木,筋骨酸楚,跌打损伤,泄泻,痢疾,疮毒等。

【附注】该物种与牻牛儿苗Erodium stephanianum Willd.比较相似,应注意鉴别。

贵州中药资源普查重点品种识别手册